5月14日,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标志着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这一政策体系的出台,旨在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然而,科技型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问题,特别是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由于轻资产、高风险等特点,难以获得传统金融支持。此次新政的出台,正是针对这些痛点进行的精准施策。
新政从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等多个维度构建了全方位支持体系。在创业投资方面,通过设立国家引导基金、扩大试点范围等措施,引导长期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银行信贷服务则通过专项机制和创新产品设计,提升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资本市场支持措施则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特别强调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通过科技保险、共保体等创新方式,为科技创新提供风险保障,这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提升市场信心。同时,政策还注重发挥数字技术在科技金融中的应用,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服务创新。
从实施效果来看,新政将显著改善科技企业的融资环境。预计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增速将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这不仅有助于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更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支撑。
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也展现了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随着政策落地见效,我国科技金融生态将更加完善,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未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政策体系,确保金融活水能够精准浇灌科技创新沃土。
来源:本网综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