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傅雷计划”与寂寞的文学翻译(2)
1 | 2 |
访谈
经济观察报:文学作品在“傅雷计划”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什么样的书才可以被你们认可,获得资助出版的机会?在选择这些被资助的文学作品时,其中会不会有“国家形象”或者“意识形态”的考虑?
柯蓉:起初,我们计划每年资助100本左右的图书,在每年经费都在缩减的情况下,每年能资助75本左右的图书。所受资助的图书中,4类图书比较显著:文学、人文社科、生活类和少儿类。文学类图书占所资助的整个图书的1/3左右。有一个评审委员会对资助申请进行审读。我们的评选最重要的标准是,图书和我们所了解的中国读者的兴趣之间是否合适。
经济观察报:被资助翻译的图书,是集中于选择经典,还是一些最新出版的图书也有机会被考虑?
柯蓉:经典作品不再需要资助计划的资助,因为它们已经为人所知:如雨果、杜拉斯、昆德拉等等。我们也不资助再版图书。当代作品非常丰富,而且数量众多,但如保罗·利科、梅洛—庞蒂等这样伟大的法国思想家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关注,如果没有资助计划,他们很可能不会被译成中文。
经济观察报:你怎么看待在中国畅销的法国小说?一些作品的翻译质量并不理想。
柯蓉:恰恰并没有真正畅销的法国小说。而一些作品质量不高,也是我们设立 “傅雷翻译出版奖”的原因。但是我们不愿意把 “畅销作品”和文学作品混为一谈。并不是所有的法国当代小说都适合中国读者的口味。在法国畅销的图书不一定在中国也受欢迎。我们需要更好的了解中国读者的期待。在未来的两年中,虽然法国预算在图书上的经费一直在减少,但我们希望“傅雷翻译出版奖”的成功能使法语图书在中国更为人所知。
1 | 2 |

- ·撕下投行的“画皮” | 2009-02-25
- ·悲伤和美好应该各占多少? | 2009-02-24
- ·悲伤和美好应该各占多少? | 2009-02-24
- ·翻译小说这些年 | 2009-02-24
- ·解读现代世界史 | 200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