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芽:向毕加索看齐(1)
王隽
2010-09-20 10:40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王隽/文 周春芽的2010年有好几件大事:做了个人回顾展,成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艺术,拿到了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大奖。

对于回顾展,有人认为他年纪太轻,回顾得有点早,他说了一个小故事:回顾展里有张他最早的素描,是杨子荣,“文革”时江青办了个新学校,要推翻老的教学方法,老师很聪明,让他们画样板戏人物,但悄悄地加入了传统素描的方法。周春芽说,我们这代人,经历密集,层次丰富。

有年轻后辈直言不讳地质疑道:“一个艺术家居然成立一个自己的,研究自己的艺术?”他也笑笑说,其实主要是做和公益有关的事情,比如五彩基金、川美助学基金都交给打理,而自己的艺术经历,也需要梳理。对于马爹利的奖项,能在三个城市的大型美术馆免费做展,是他最高兴的。

毕加索是我的榜样

周春芽在圈里口碑很好。在上海做展时,成都上百个青年艺术家坐火车来捧场;他在上海的刚建成,方力钧他们就跑去看,觉得那块地方很好,也想建工作室。他做事情好像很容易,一呼百应,是艺术家不该有的领袖气质,所以英国文化协会找到他,希望他做2010年英国当代艺术中国展的中方代表,把全世界最贵的当代艺术家达明赫斯特带到中国来。在前几年《新周刊》做的“十人谈周春芽”中,张晓刚、黄燎原、刘家琨、曾梵志等人几乎众口一词,总结下关键词就是:“这个人人好,又有才华,没什么短处,我们都羡慕他。”

周春芽一听到我说他是完人,就急了。

“除了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喝酒,所有的恶习我都有,作息混乱,爱睡就睡,完人怎么能当艺术家呢?完人太没意思了!我是个秩序混乱的人。只有混乱了才能当艺术家呀,要充分的随性,才能自由。”

他不愿意当完人。在他眼里,毕加索才是好榜样。但绝不是因为他是画画的天才,而是老头儿80多岁还像年轻人一样陷入了恋爱,这让周春芽羡慕不已,那种把人生过到极致的状态,是他一直在追寻的。即便生活中的他娶了一个80后的漂亮姑娘做第三任太太,谈到毕加索时还是不由自主地满面桃花。

《桃花》是他的标签式作品。和《绿狗》系列的攻击感、冲突感不同,《桃花》几乎可以表达周春芽对生活的一切态度。在旧作中,颜色明艳、饱满,是中国人不常有的奔放;在新作里,桃花树下多了两个游园的90后姑娘,穿着小坎肩和渔网袜,有着比年纪更成熟的表情,画儿就改名叫《大乔小乔》。

“你以为曹操打江山是为了什么?为了那点土地和权力?你错了,其实这些个大人物打来打去,到头来还不是为了那些个美女。”这两个女孩和大乔小乔在周春芽的眼里没什么差别,都是江山美人,都是生活中情绪波动的起因,落在艺术上,就是一幅幅《桃花》。

这样看来,他和他的榜样毕加索,在随性、自由地寻找生活这件事上,没什么差别。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