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台湾的电影梦(1)

订阅
2009-07-13
杨婷婷
 1  |  2 

经济观察报 杨婷婷/文 如果没有记错,6月27日在北京开幕的第一届两岸电影展上出现的诸多台湾电影名人,可能是第一次以“组团”的形式来到大陆宣传台湾电影。李行、侯孝贤、焦雄屏、魏德圣齐刷刷地站在大陆媒体面前,接受轮番轰炸式采访。

当天北京温度高得吓人,影展开幕仪式选在了北京西五环外的石景山万达影城进行,这儿的人气远不如城内别家影院。而此时全国正在热热闹闹地上映超级大片《变形金刚》,台湾电影的独特风格要挑战好莱坞大片,真是一种勇气。

每年金马奖颁奖时,开始总有一小段关于台湾电影的短片。就像金鸡百花也会回顾往事一样,辉煌的都属于历史了。台湾电影人总在简短的片中怀念曾经华丽的“国片”时代,然后再把一项项大奖颁给来自内地或者香港的电影工作者。

去年的台湾电影,绝不是平淡无奇的一年。《海角七号》的大获成功让人们看到了台湾电影的希望。但在侯孝贤看来,《海角七号》的成功不过是一个个案,目前台湾电影的质和量都远没有足够到可以带来一阵风潮。这话不无道理,历史上常有某部台湾电影忽然发出巨大光彩,但远不足以扭转整个行业的未来。尽管蔡明亮执导的第10部影片《脸》成为卢浮宫典藏电影的第一部片子,艺术地位不可撼动的同时是内容依然晦涩难懂,无法打入主流市场。

两岸文化差异巨大

去年的金马奖将最佳影片奖颁给了冯小刚的《集结号》,而这部在内地票房与口碑俱佳的影片在台湾却遭遇了票房冰冷。另外一部在两岸电影展上展映的影片《非诚勿扰》依然没有获得台湾观众在票房上对它的宠爱。《海角七号》今年初在国内上映时捧场人数也并不多,《礮男孩》监制李烈认为两岸人虽然同宗同脉,可生活状态已经大大不同。通过两岸电影展可以让双方看到彼此的生活状态,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宁浩导演的《疯狂的赛车》此次也将在台湾上映,很可能也会有和冯小刚一样的票房遭遇。对于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电影,宁浩认为即使票房不好也并不意味什么。票房不是唯一的价值,电影在传播文化方面意义要更重要。台湾著名的电影研究学者焦雄屏解释,在台湾许多40岁以上的人是不进戏院的,而这些人才是传统大陆电影的观看群体,他们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欣赏电影。

台湾电影在大陆正好相反,追捧者多为年轻人。但在互联网上仍有许多人发帖对《海角七号》在台湾成功表示无法理解,这显然是缘于两地巨大的文化差异。近年来许多台湾电影所带有的浓重的文艺风格,其实让人很难一窥台湾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消失了的电影工业

《练习曲》的制片人在介绍同行的台湾导演和演员时,用了夸张的说法——“这些年轻的导演和演员是在冒着巨大的勇气和风险进行电影创作”。事实的确如此,由于政府对电影市场没有配额限制,目前的台湾电影票房90%以上被好莱坞统治着。即使是去年票房过亿的《海角七号》,也只有7%,台湾早就埋葬了自己的电影工业。少数希望投身于电影行业的人只能依赖于政府的辅导金进行创作。辅导金的发放本就偏向于艺术电影,加之这些新导演受侯孝贤、蔡明亮的影响,多数都热衷于拍摄文艺片,期待建立自己的作者风格在国际上获奖。可惜后来者还没有居上,侯、蔡等仍是目前台湾电影的标志人物。其实即使是这些著名导演,也没法依赖市场收回成本,叫好不叫座一直是台湾文艺片导演需要面对的尴尬,收回投资只能倚靠外国片商。

细数一下去年密集创作出的台湾电影,几乎无一例外的是青春文艺片,它们都带有浓浓的实验精神。看第一届台湾电影展的名单,《礮男孩》、《练习曲》、《态度》正是去年在台湾风头十足的一系列青春励志片,他们都借着《海角七号》的东风在台湾拿到了较好的票房,但在更注重传统并且早就将电影功能娱乐化的内地,这类青春电影能否让人们购票观看还是未知数。

如今的台湾电影仿佛回到了初期发展状态。在1955年以前,台湾的民营企业始终没有出现,只能依靠政策赔本生产少量的影片。当时的影院里不得已只能放映香港与大陆生产的国语片,这些少量的台湾电影即使出现也乏人问津。任何一种工业缺乏了资金的支持就很难开展下去,电影作为梦工厂更需如此。现今台湾电影工业几近解体,影片票房黯淡,人才与资金都严重缺乏。1998年,台湾电影生产不到20部,多半均为政府出资的辅导金影片。

其实台湾电影曾在60年代有过短暂蓬勃的发展,但由于投资电影企业规模多为中小企业,使得电影产业无法建立良好秩序。这让台湾电影在面对70年代香港嘉禾等大型片厂的竞争时节节溃败,香港电影凭借李小龙和邵氏功夫片,在质量、数量、营销基础上都高于台湾电影制造商。自1971年后,台湾电影就再也没有机会和香港平起平坐。

侯孝贤认为台湾电影另一个缺点是缺乏反省的精神。当《海角七号》票房冲高之后,有不少片商投资台湾电影希望拍同一类型电影借机发财。这和历史上台湾电影一度迷失自我跟风学习香港拍摄黑帮片、赌片何其相似,这跟风的浪头后来都在历史中淹没下去。侯孝贤在影展接受媒体群访时表示,台湾电影应当存在各种各样的形式,也需要各种各样的电影生态。台湾电影人需要做的是像公司一样“研发新的品种”,而不是简单无目的的拍摄一种类型片。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