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国强:行者的足迹(2)
1 | 2 |
为“9·11”所改变
真正让蔡国强在主流博物馆站住脚的还是他的社会计划和装置作品。1996年到纽约定居不久,蔡国强就自带火药和传真机里的纸筒,来到美国内华达州核实验基地里炸出一朵缩微的“蘑菇云”,表达他对“有蘑菇云的世纪”的反思。之后他用自制的小型火药装置到曼哈顿——正对着的就是尚未被撞毁的世贸双塔——和自由女神像附近的小岛上燃放烟雾,组成 “蘑菇云”系列作品。
他没有想到,2001年纽约真的遭遇到爆炸的硝烟:两架飞机撞毁世贸双塔的图景震惊了全世界,也改变蔡国强和纽约的关系。这个新移民第一次切切实实感受到纽约人的痛楚、茫然和温情,第一次发现自己也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于是创作了一系列治愈创伤的作品:最该是他炸出彩虹来治疗创伤,但是他并没有放纵自己的同情心,很快,他又把彩虹做成晴天的黑彩虹——半年时间里每天中午12时曼哈顿上空都会奇怪地爆出一朵“黑云”——来提醒这个城市容易遗忘的人群,莫名的危险和不安的阴影并没有完全消失,“和以前的时代不同,现在危险好像看起来有一点点片段式的,发生车祸或者恐怖主义袭击,马上就清扫干净,整理一下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现在没双子塔了人们也习惯了,这是一个迅速就回到‘正常’的时代”。具有讽刺性的是,“9·11”之后人们对火药破坏有了更多的宽容 “以前在城市上空爆破总有很多压力”,比如大都会美术馆也不太容易接受这样的项目,也难以诱发公众的思考,但‘9·11’改变了一切”。
他的创作历程有着明显的周期性转变,早年他在中国的作品主要来自宇宙神秘主义的冲动,到日本以后受到地气的影响,关注人与天、时间与空间、生态平衡这样的议题,延续了他青少年时期对宇宙、世界的童心。而美国则让他感受到了这个“民族大熔炉”国家面临的各种意识形态、政治、经济上的冲突因素,开始创作一系列具有强烈视觉冲力和政治含义的爆炸艺术和互动装置作品,他是用东方的风水、中医等元素和观点去冲击西方主流的当代艺术风格,制造出新的对话和可能性,到了2002年以后,他也开始用跟西方人用一样的装置材料——比如汽车——来探索暴力等等热点议题。
和欧美那种完全从观念推导出作品的概念艺术家不一样的是,蔡习惯从身边的事开始思考,一开始他使用的火药、风水、中药等等都是从小在家乡都接触过的,但是他的智慧在于把这些传统的东西用来创作出针对当代特殊场景的艺术作品来。早年学习舞台设计的经历,也养成了他注重戏剧性、空间和观赏效果的习惯,他的作品既针对专业观众那种探讨政治文化议题的癖好,也呈现给不愿深想的普通观众独特的造型、色彩之美,让观众“被那个世界和作品本身的造型迷住。如车的翻滚、美和爆炸、生命开花的诗化、死亡瞬间和升天一样”。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他也进行跨界创作,比如曾与日本著名设计师三宅一生合作“爆炸时装”,与云门舞集合作舞蹈作品,之后,更是2001年主持设计上海APEC会议大型景观焰火表演、参与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创意,让他为艺术圈外的人所知。
“乱搞”背后的创意学
从独立艺术家到参与APEC、奥运会的创意,他在不同的地点、系统中游走,作品越做越大,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常常牵涉到和大量合作者、当地政府、警察局等的交涉,他的一再成功证明了他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艺术记者们也喜欢他保有的草根性和幽默感,比如他喜欢用“乱搞”和“做爱”来形容自己的创作,也不讳言至今还保留有绘画情结,“从小我想做艺术家并不是想做装置这种的,那时我想象的艺术家应该是八大山人、委拉斯开兹那样的。而今天像做社会运动一样做大的装置作品、计划是很疲惫的,所以我做这种纸上的火药画就像做爱后的床单,这是自己身下的东西,自己可以控制,觉得特别安慰”。
在奥运会期间开幕的回顾展似乎是“功成名就”的一个高峰,这也意味着更多的争议声音。当他1999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请十位雕塑家到现场复制文革时期大红大紫的群雕 “收租院”时就曾招来国内艺术机构的诉讼和评论家的批判。蔡国强说他只是让这些曾经成为时代潮流的艺术家制作这些如今备受冷落的作品,并通过他们的塑造、固定、剥落来凸显出时代的巨大变化和矛盾性。但他招致的批评和诉讼也再次证明中国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的艺术家在全球化时代的“进退两难”:参加到艺术大展的游戏、用中国元素创作作品会被批评迎合西方人的异国情调,而用西方的素材、观念创作又会被认为是全盘西化,和自己的根失去关联。
蔡国强避免让自己陷入这种语言定义的两极争端,“我不会把现代的和传统的、极端前卫的和相对保守的完全割裂开来。我总是在所谓的国际化、全球主义和本土化种种对立的两极之间跳来跳去。我想对我来说最有魅力的是不是有另外一种可能。”正如他这次回顾展的主题“我想要相信”(IWanttoBelieve)——和美剧《X档案》的一句台词不谋而合,如他所表露的——“我愿相信,在这个宇宙中,有很多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可能性”,他好像是偶然来到地球的一个旅行者,从福建泉州一路走到上海、东京、纽约、北京,怀着好奇的眼光观看、质疑社会历史、政治,但是不做是与否的判断,也没有人可以猜到下一步他会出现在哪里。
1 | 2 |

- ·蔡国强:行者的足迹 | 2008-08-25
- ·人造的头 | 2008-07-11
- ·接触我 | 2008-07-11
- ·因缘 | 2008-07-11
- ·生命维持 | 200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