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平的商业与电影世界(3)
经济观察报: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对你个人而言?
韩三平:情怀或者说情感。也许你们理解不了,相当于一个信徒从成都磕头磕到拉萨,就是这种情感。比如喜欢周游世界的人,不是说走一天就给多少钱,对不对?《阿甘正传》里表现的也是这种情感,我笨我弱智,但我奋勇向前,我竭尽全力,我永不回头。所以人不能光有智慧,得有一种精神,毛主席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我不是说现在的年轻人就没什么精神,但是精神对人的作用力,在巨大的五光十色的现实物质生活中在减弱。前几天到现场去看张艺谋拍摄,我就很感慨。他自己当导演,自己在做执行,没有执行导演。你说他那个地位,他那个收入,他那个状态,他完全可以雇一大堆人帮他干,他坐那儿就行。我还真问他,你怎么不请个执行导演?他说我自己做就行。这就是一种境界。张艺谋是顶级导演,但他在现场拍一个特写镜头都是自己在那儿喊“预备开始”。
我觉得年轻人要学这种东西,一种精神和情怀。比如说我们拍《建国大业》,那个年代的精神,不一定学,但是你要了解。毛泽东能够在大半年之内消灭国民党150万军队,这不得了。比如我们讲英雄崇拜,看《建国大业》我就有强烈的英雄崇拜。
经济观察报:英雄崇拜只是在拍《建国大业》期间有,还是平时一直有?
韩三平:这恐怕是与生俱来的。其实骨子里的英雄崇拜和现在对明星的崇拜是一个道理,只不过你们崇拜的是迈克尔·杰克逊,我的是毛泽东。
经济观察报:你对他怎么看?
韩三平:英雄。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英雄。
我觉得我充满了英雄情怀,还有历史情怀,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回顾历史的人,或者津津乐道于历史的人。
经济观察报:多久之前的历史?
韩三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历史上这些大人物。这是我的个人素养。
经济观察报:在你投资和制作的电影中有很多关于帝王的题材。你个人是不是有这种帝王和大英雄的情怀?
韩三平:崇拜英雄的情怀。我拍《建国大业》这个电影就是讲1945年到1949年之间的历史。我个人认为这是影响中国当代社会,或者说影响中华民族的最波澜壮阔的五年。这五年使这个民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的结果是使中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建立了社会主义中国,姑且不说社会主义是一种怎样的变革,但是它是崭新的;然后,因为它的波澜壮阔,它必然由若干色彩斑斓的事件组成;它必然会产生若干风云人物或英雄人物。
经济观察报:那是你最喜欢的时代吗?
韩三平:那是最让我激动的时代。
经济观察报: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韩三平:我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但我也不是在夸夸其谈。
经济观察报:我觉得你肯定想过,不可能没想过。
韩三平: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有一个电影叫 《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是我们生长的时代。我觉得那个时代的社会对于年轻人来说,比你们现在生活的时代要好。我指的是纯粹对年轻人而言。
“(中影的成功)一是坚持自己,二是高超的智慧”
经济观察报:你的英雄情怀跟你的成长经历有关吗?它是从哪里来的?
韩三平:其实我的成长经历跟我们这代人都差不多,只不过我更完整,当知青或者当农民、当兵、当工人,然后逐步成长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而且是一个蛮大的企业的领导者,多少还有点理想。我这代人所有主要的生活经历,我都经历过。
经济观察报:这些经历会带给你什么呢?
韩三平:带给我智慧,带给我一种精神。
经济观察报:性格方面呢?
韩三平:在最困难的时候你要看到希望,要有一股精神撑着你。比如说1995年到2000年,中国电影最困难的时候,几乎看不到什么前途,大面积亏损、大额度亏损,媒体对中国电影几乎不屑一顾,然后中国电影产业纷纷转向,电影人拍电视剧去了,摄影棚搞成仓库了,电影院改成舞厅了,电影的男、女演员都演电视剧去了。即使在这种状态下,我还是非常坚定,我认为中国电影是有前途有希望的,只不过我们处于一个改革时期和改变时期。我们在这种很艰难的情况下,做出了一部应该说在中国电影产业上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冯小刚的《甲方乙方》。
至于你说改革改什么?很简单,你的电影观众要爱看,无论是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电影,还是同主流价值观不大相同的电影,必须有一个前提,观众要爱看,无论要表现什么意识、观念、理念和艺术追求的电影,都要观众爱看,要好看。说白了就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盲目追求宣传效应,也不能盲目去追求所谓艺术熏陶。
经济观察报:中影的成功也跟这个相关吗?
韩三平:一是坚持自己;第二是高超的智慧。没有智慧,搞什么电影产业改革。有人问我,为什么你就看中了宁浩,看中了《疯狂的石头》,我只能说来源于我的智慧,对不对?《疯狂的石头》完了我们紧接着就做 《疯狂的赛车》,你们也觉得好看,我们也挣了钱,宁浩自己也成了名。宁浩第一个找的不是我,他找了一大堆人,你可以采访他自己。我们原来说“宁浩三步走”,现在把三步并做两步走。原来怎么给宁浩设计的?第一步,投资300万的电影卖到3000万;第二步,1000万的电影卖到6000万;第三步才是上亿的票房。没想到,1000万的电影就卖到了一亿多。第三部《无人区》今年就可以投入市场。三步的成果不只《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和《无人区》,关键的意义在于成就了一个宁浩,他的创造力、生命力还会很长久,甚至他还会影响一批人。
经济观察报:很多不了解你的人,会认为你是个非常强硬的人。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你是个强硬的领导者吗?
韩三平:我不能自己评价自己。但是我敢于做决定,我敢于承担这个决定带来的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必须要承担,不能说一个决定是错的你就不敢做下一个决定;也不能说连续做的几个决定都成功了,因此就不智慧、不冷静。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韩三平: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必须保持两条,一是执着的精神、刚毅的性格;另外一条是灵活机动的智慧,缺一不可。大型国企的领导者我觉得就是两条。
其实每一个产业都在经历一个大的变革。这三十年来,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中间有一段时期肯定非常困难、非常混乱,所以一定要有一种坚持精神,胜利的希望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或者说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或者说往前一步自然成,但是你要再往前一步。
第二就是智慧,一定要有高度的智慧,否则就一脚踏空,前功尽弃。五部电影每一部赚500万,是2500万,但其中有一部亏3000万,从企业的运作而言,就是灾难。一个电影赔3000万这种例子太多了。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企业领导人,特别是电影产业的领导者,智慧这一条太重要了。这就是避免判断失误。我觉得我们可以很得意地说,一个优秀的电影企业领导人,他能培养出优秀的年轻导演,这是最重要的,这一点我觉得在其他企业身上我还没看到。但是我们做到了,比如说宁浩和陆川,也包括陈可辛,他第一部戏《如果·爱》投资3000万,第二部戏《投名状》两个亿。包括周星驰,第一部戏投资一亿、第二部戏两个亿,从《功夫》到《长江七号》,翻了一倍啊。比如说我们创造性地投资了吴宇森第一部与国内合作拍摄的电影,达6个亿的《赤壁》。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做出了很多的样板,大型商业电影《赤壁》、大型文艺电影 《梅兰芳》、《南京南京》,小型商业电影 《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建国大业》我们也希望做成一个样品。观众爱看,它在产业上要盈利;主流意识形态电影不能老赔钱,靠政府购买不是办法,至少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建国大业》应该说是商业和主旋律片的结合,或者主流意识形态电影和高超的商业技巧的结合。在《建国大业》的运作中,能看到我们最优秀的商业手段。我们把两个东西结合起来,用《建国大业》做个试验。
经济观察报:几乎所有知名的演员都参与了这部电影,我不知道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他们聚集在一起。
韩三平:一个原因是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高速发展,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是他们对国家的情怀和情感;当然我跟他们很熟,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不用回避这个原因,但也不是完全因为我个人的原因。
“你会向毛泽东学习很多东西用到商业上吗?”“太多了!”
经济观察报:很多人称你为中国电影界最有权力的人,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韩三平:我不认为我是最有权力的人,应该说有一点影响力。影响力和权力不一样。我不是最有权力的人,但是我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因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戏。
经济观察报:你会向毛泽东学习很多东西用到商业上吗?
韩三平:太多了,比如说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商场就是战场,大家不老这么说吗?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就是毛泽东说的。另外,刚才我跟你们讲过,胜利的希望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这也是毛泽东讲的。还有一个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也是毛泽东讲的。再比如说“为人民服务”,我曾经跟冯小刚说,“为人民服务”灌注到我们电影中来,这句话就是为观众服务。你拍电影,为什么拍电影?毛主席说,共产党人做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你为什么拍电影?你想表现自我内心状态,可以,只要你能找到钱。首先要找到钱,你要把自己内心那种凄凄苦苦、悲悲切切、惨惨淡淡的内心世界表现在电影中,你有这个自由,有这种权力,但是你必须找到钱。第二这种电影拍出来以后,观众不看,你不要抱怨观众,观众是最不应该受抱怨的,我凭什么要看啊?我看不懂我为什么要看啊?
所以我觉得,反过来讲,为什么拍电影?为观众拍电影。电影为谁服务?为人民服务,为观众服务,这都是毛主席的观点。一旦确定了你的电影要为观众服务的时候,从剧本到导演到演员到拍摄,你就有了方向。观众喜欢什么,什么东西才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你又有了一个标准。
经济观察报:你刚才讲,自己进入电影是偶然的,后来走到这个位置,更多的因素是什么?
韩三平:这就是性格,性格是与生俱来的,性格决定人的命运,你到了这个环境,你要追求做得最好,既然到了电影业,就副导演、导演、副厂长、厂长、副总经理、总经理,副董事长、董事长一路走过来,人要往高处走。
- · 姐不止是一个传说——关于花木兰的七大猜想 | 2009-12-07
- · 奢侈品拍卖市场回暖 中国成主力 | 2009-12-04
- · 金马高唱“双响炮” | 2009-12-01
- · 《第九区》:科幻不再被特效奴役 | 2009-11-27
- · 唐朝黑社会:很黄很暴力 | 2009-11-24








聚友网
开心网
人人网
新浪微博网
豆瓣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