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这种可能性是:欣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下一回就按照这件艺术品的纹理、形状做一个热狗;玻璃质地的建筑装饰,很可能是一块巧克力蛋糕;好虾饺要有11个褶子,像是一个严谨的工业流程下的饰品;今天做好的一间屋、一道菜,可能明天就衍生成一本书、一集筋肉人的漫画,或者灵光一现,想到了旅行的下一个目的地。
归零的重要性
“我恨不得每天都往里面塞新的东西,我是属牛的,你说有几个胃?”他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从没停止过,“四个胃”的容量早已经用完了,“我上半辈子赚的钱几乎都用来买杂志了”,所以,归零是他必须坚持的生活原则。恰恰是在香港这种MIX的大环境下,是在他多重身份牵扯着一份精力的前提下,做减法是必须的。
做减法比做加法难,要把一百本书和杂志的内容清理掉99%,留下最有用的1%,是巨大的工程。不只是书籍、电影和音乐这种形而上的东西,“每一天电话簿厚一点,微博加进来,短信又多一条,速度越来越离谱,这些都是现代社会给我们做的加法,我们自己要做的,是每天都归零,把不要的东西丢掉,留出空间。”
归零这件功课,他看到设计同行也在进行。一些设计师开始喜欢最简单的原料,从原来的金属、不锈钢、大理石、玻璃界面,到现在的原木和本地的石头。欧阳应霁对这样的转变并不意外,他觉得就算是大多数家庭还是 “钢筋混凝土加精装修”的格局,也会慢慢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找回最质朴的材料,这是社会发展到一个临界点会发生的变化,“就好像在等一个很大的突破,然后回到某一种更适合人们生活的状态里,是更大意义上的归零”。
谈到家和设计,欧阳应霁一直认同不要过分地依赖设计师。当我问他,中国的大多数人对设计都没有什么天赋时,要想家更好看一些,还不是要靠设计师?
“中国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设计感和审美的缺失,只是现在有断层,前后看不到边。是因为人们没有往回看,从历史和传统里找出一些规矩,都拆光了,没有现实里的视觉上的参考,又处于经济转型的环境下,大量的外来设计品进来,你只知道东西很多很多,却不知道怎么挑,所以才混乱。”
谈到最后,他仍然希望我们能看到归零的重要性。
1 | 2 |
- 张德江:要搞好安全生产 实现安全发展 2010-09-07
- 卫生部:强化麻疹免疫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2010-09-07
- “节能降耗大限电”,政绩与民生孰轻孰重? 2010-09-07
- 第361行诞生:空房管家 2010-09-07
- 华中科大拟清退2名奥运冠军研究生 201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