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8-12-29
作者:邓美玲

美食家也风流

邓美玲 有今人常以美食家自居,邀亲朋二三聚雅居大块朵颐。而似袁枚这般流连美食,且自成一书者甚少。

中信以彩页漫画改良之《随园食单》,古今结合,读之甚有趣。今人往往不辩荞麦,读此书,概知模样。而书中更有甚多袁枚小故事,而知古人实好八卦也。

袁枚字子才,来往朋友多以“子才兄”称之。其于乾隆四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为官,后辞官养母,并在江宁置随园直至终老。袁枚以诗文著称,然其好吃及风流与诗文同名。

序日:余(袁枚)雅慕此旨,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之礼。四十年来,颇集众美。有学就者,有十分中得六七者,有仅得二三者,亦有竟失传者。余都问其方略,集而存之。虽不甚省记,亦载某家某味,以志景行。自觉好学之心,理宜如是。虽死法不足以限生厨,名手作书,亦多出入,未可专求之于故纸;然能率由;日章,终元大谬,临时治具,亦易指名。

书作须知单、戒单共14章节,南北菜系融为一体,蒸、炮、煮、炙等手法俱全。今人读完此书,当清楚不少。或勤加苦练,可超袁家王小余(袁枚家的掌勺大厨师)。

今人做菜喜用茴香、孜然以添其味,然袁枚称“求香不可用香料,一涉粉饰,便伤至味。”及其饭粥单中称:饭者,百味之本。而富贵人家,讲菜不讲饭。逐末忘本,真为好笑。袁家仆人杨二饭量奇大肯爱荤食,以油汤拌米饭。袁枚嗤之,宁吃白饭而不从。

浸一味久则舌迟钝,而迟钝益不能辩咸淡。但欲求美食,味之轻重,汤之浓薄皆有讲究。袁枚言:酱有清浓之分,油有荤素之另,酒有酸甜之异,醋有陈新之殊,不可丝毫错误。做酱肉、扣肉宜用清酱而弃浓酱,而蒸鱼、鱼圆则用盐而去酱。做面则以汤多为佳,在碗中望不见面则为妙。

而菜品搭配亦成一绝,类以美女配才俊,正当十分为最佳。芹菜,以肥嫩为佳,今人多以炒肉配菜者为之。袁枚甚不屑此做法,称其“清浊不伦”。燕窝、百合等至清者,而宜弃油腻而保清雅。素菜多以素油炒之,但刀豆却以荤油搭配为佳。

袁枚家掌厨者王小余,技艺精湛。而袁枚每出行,王小余常伴左右。袁枚日“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厨者,掌火候之生死大权,而买办者之好坏,如酒之源泉之清辣。

至“常州兰陵酒”,袁枚和郑板桥于常州刘文定家同饮八年陈酿兰陵酒。其色如琥珀,然味太浓厚,不复有清远之致。宴中,袁枚及郑板桥相奉应承,刘文定颇不然。古书载日:袁枚与郑板桥素不合。郑板桥阅袁枚所著《子不语》,而后日“一卷未终,恶心呕吐,头脑昏昏然,肚腹享享然。”袁枚则称“板桥时文新奇,画并不佳,惟好男风,是其劣迹。”

然“惟好男风”者亦不止板桥一人。据记载,袁枚生性风流,男女同好,其迹更劣。中信版本之《随园食单》之茶酒单记王小余思慕张明府家女厨而茶饭不思,袁枚亦同。虽已妻妾成群,然其园内有众多女弟子同在。于男色,袁枚有李郎、庆郎、桂郎、曹郎、吴郎、陆郎,《袁枚年谱》皆记之。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