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的重新定位:国际化大都市
记者 韦承武 从“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城市”到“国际化的大都市”,西安的重新自我定位被认为“是一个提升、是一个新的要求,也是一个新的机遇”,金融危机的阴影丝毫没有影响到这个千年古都发展的雄心。
6月25日,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称,过去将西安定位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城市,这次《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把西安定位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他认为这是一个提升、是一个新的要求,也是一个新的机遇。
国务院6月初批准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是近年来中国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武汉长沙城市群之后,与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一起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区。而《规划》的提出,被袁纯清省长认为对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宝鸡市、商洛部分县(商州、洛南、丹凤、柞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甘肃省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域。
西安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中心,则被赋予了更加重大的责任。
袁纯清表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当前西安主要是抓好三件事:第一,解决好国际化的通达性问题,就是要多开国际航线,这样就能够将西安与国际很好地连接起来。第二,产业的国际性。现在西安有50多个全球500强企业在这里投资,我想应该有更多的国际性的公司来西安合作、发展,同时西安自己的企业也应该走向全球化,为此要着力把西安高新区建设成为六个世界一流高新区之一。第三,就是要进一步建设好西安国际性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由此要使西安的城市的建设更加生态、更加人文、服务更加一流。
尽管金融危机导致目前全球经济处于低谷,市场需求不旺。在这种情况下关中—天水经济区吸引外来资本,特别是国际资本的难度很大,但袁纯清仍然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表现出了充分的自信。
袁纯清认为,应该说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提出关中天水的发展规划,本身就是应对危机的一个重大举措,对于提振这个区域的企业和老百姓的信心是有极大好处的,同时也可以向国内外的企业昭示,这个地方是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一片投资沃土,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可以达到这个效应的。
他举例说明,因为关中地区具有丰厚的人力资源和科技的领先性,金融危机以来有很多家国际上的公司在西安高新区不仅没有缩减,而且还将他们在其它国家的生产线转移到了西安,这本身就说明了这种效应的体现。

- · 成渝整合资源 打造西三角经济区 | 2009-10-21
- · 成渝整合微妙时刻 重庆力促“西三角” | 2009-10-19
- · 【60周年专题】西三角:龙抬头 | 2009-10-10
- · 西安发生群众被疑似针状物扎伤案 | 2009-09-16
- · 西安民生等公司重组即将上会 | 200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