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资战略转向:要技术不要钱(2)
中国可以鼓励商业银行为一些外国企业提供美元资金融资支持,比如购买其商业票据等。
“虽然我们是不需要钱了,可能是思维惯性的作用,所有外资进来都不带钱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只是一个思路。”上述商务部人士说:“对于信用比较好的,如微软、英特尔、苹果、通用等可以信任,但对于名不见经传的一些小公司,也是不敢直接贷款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这一提议,特别是常年从事招商引资工作的,大部分地方还是把外资的量当作是重要的考核指标。
“不差钱”促转变
这种思路的转变源于中国不断激增的外汇储备。
经过年初的短暂停歇后,中国外汇储备增长步伐在今年二季度再度加快。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上半年,中国国家外汇储备突破了2万亿美元关口。而1800多亿美元的上半年外储增量中,95%来自二季度。这也引起了巨额热钱流入的猜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学家祝宝良表示,游资流入最大的危害将是资产泡沫的产生,目前股市、房市价格上涨与其不无关系。
同时,如何实现外储保值已成为中国当局必须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很多专家认为,鼓励企业走出去是当局化解外汇储备风险的一条途径。
但是张小济认为“走出去”是好的途径,却不那么容易实现。“叫一个个的企业到海外去投资,这钱猴年马月才花的完啊。投资风险大,企业都不愿意出去。我们调查好多年了,结果均显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动力不足。”
“下一步的政策可能就是中国把市场打开,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发人民币债,把钱借给他用,这就马上就出去了。”张小济的讲话印证了这一思路。
1 | 2 |

- · 国务院五意见 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 | 2009-11-26
- · 外管局收紧个人跨境结汇 防热钱流动 | 2009-11-26
- · 热钱隐忧再起 东南亚多国频出手干预 | 2009-11-25
- · 离岸中转站 热钱疯狂涌入香江 | 2009-11-25
- · 8亿元投资补硬伤 丰益国际在华战略调整 | 200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