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重振增长?(2)
经济观察报:未来经济增长亮点将是什么?你看好哪个行业哪个地区?
李纲:未来经济增长的亮点将新兴市场,它们正在完成从全球化的被动接受者向活跃的全球化塑造者的重大角色转变。新兴市场企业在消费群体、人才、创新、资源和资本这五大赛场上与发达市场公司展开竞争,而这种全新的竞争,正是推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张亚勤:第一,IT产业仍将是拉动整体经济提速、提效的重要引擎。我认为对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胆投入能切实提升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实力。这是因为,伴随着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各行各业的发展水平和成长速度都会水涨船高。第二,IT业以外,像数字医疗、互联教育、新能源等产业都有可能孕育出新的经济增长契机。我们也对这几个领域非常的关注。
吴港平:我接触了很多客户,现在看来,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业绩都挺好。以出口为主的受到的影响很大,不过也在慢慢恢复。未来几年,只要内需继续改善,我还是很乐观的。至于具体行业,服务性行业和消费品行业都是有发展潜力的。在内需的拉动下,很多行业都会逐步好转。
至于房地产业,我还是很担心的。过去的几个月,房价涨的实在太凶了,太高了。现在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确保不要再让投机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股市和楼市会对经济影响很大。
经济观察报:世界各国政府通过大量注资挽救了经济,这样做的利弊在哪里?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张亚勤: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DominiqueStrauss-Kahn的看法,经济复苏仍面临着来自金融业的风险。关键的财政调整措施对于确保债务水平可维系性而言至关重要。鉴于这一问题涉及范围较广,现在就需要落实调整计划,以控制市场预期及长期的利率水平。所以我想,政府的大量注资对于低迷的经济来说就像是一针强心剂,但恢复整个经济肌体的健康,还要各行业的长期努力。而且,金融业既是此次经济危机的源头,也将成为我们走出危机的一个关键。
吴港平:在金融危机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都很担心,赶紧把钱转存到国家银行里。这就是没有信心,这时候政府必须出面。我们也看到了全球多国政府一起努力注资恢复市场信心。那个时候政府要做的是赶紧冲进去救火。当然,这种办法导致的问题也开始展现了。我最担心的是大通胀,虽然现在好像还没有大规模出现,还是要密切监控。我觉得通胀会来的,一点点的通胀对经济发展还是有好处的。
还有个难题是,政府大量注资,退出的时候怎么办?金融危机导致了大量的国家企业。英国各大银行的股东都有政府,美国也是这样,政府成了大股东。政府不应该长期持有企业,要想想办法如何合理退出。
曹德旺: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大家都认为,注资经济就会增长,确实,各方面都看到了复苏的迹象。美国的汽车制造业产量也达到了比较好的指标。但是大量放钱,掩盖了深层次的矛盾。我认为,本轮复苏不稳定,因为矛盾没有解决,后面发生的可能会更严重。就复苏态势来看,中国的处境最佳。政府如果采取措施强化资本市场管理,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健康的资本市场,那么房价就会下来,民间资本也会活跃起来。中国的实体经济也会真正走向复苏。

- · IMF经济学家:世界经济开始复苏 | 09-14
- · 亚洲重返跌途的危险 | 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