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家电下乡政策“喘息” 少了一千亿(1)

订阅
06:47
2010-01-26
张向东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向东 肖华最近正在为两组悬殊甚大的数据而发愁,这位工信部主要负责家电下乡工作的电子信息司司长想搞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家电下乡实际的销售额缩水将近1000亿。

1月18日,商务部家电下乡信息系统发布了2009年家电下乡的销售数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信息系统登记的生产企业累计发货9245.05多万台,发货金额1627.53多亿元;销售企业通过信息系统登记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767.98多万台,金额共计692.57多亿元。

这是两组根本对不上的数据,而且差距巨大。肖华说,“销售金额差了900多亿,销售量差了5000多万台,这还得了!”

上述两种数据,发货量和发货金额代表家电生产企业从商务部拿到的家电下乡生产指标,而销售金额则代表下乡产品的最终消费量。两组数据的反差意味着,家电下乡产品实际的消费量远远低于社会预期,这让家电下乡政策对消费的带动作用大打折扣。 此前,市场曾预计,2009年家电下乡政策将带动农村1500亿消费。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直言,“实施三年来,家电下乡政策的带动效应已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消费缩水近千亿

肖华在几周前就已经发现了家电下乡存在的问题。1月14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在广东顺德召开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工作会议,会议期间,肖华专门召开了关于家电下乡的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肖华向所有家电下乡产品企业和行业协会询问,有关数据差距的原因。

据悉,企业认为数据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库存、产品补贴没有被完全领取,甚至可能有企业为了拿到更多的家电下乡招标任务而故意虚报成绩。但是这些结果,都不能让肖华满意。

据了解,在家电下乡政策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生产企业首先需要通过招标,进入国家家电下乡产品的目录名单中,招标完成后,生产企业向商务部领取家电下乡产品标识。企业在领取产品标识后,需要登录商务部家电下乡信息系统进行登记。这一数据汇总后即被商务部系统认定为 “家电下乡销售量和销售金额”。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说,按照商务部的系统,家电下乡的发货量是由家电下乡标签来认定的。但是问题在于,对于企业来说,只要招标完成了,就要领取全年的下乡标签。而企业实际的生产和销售量却是由市场的最终消费来决定的。

这意味着,无论市场最终购买多少,实际上企业的生产任务已经定下了。而决定企业生产任务的,则是家电下乡标签的数量。据此,截止到2009年年底,家电下乡产品生产企业领取的生产任务是9245.05多万台,总金额1627.53多亿元。

但真实的消费状况并不如此。由于家电下乡产品范围、品种和型号的不断扩大,农民可选择的品种也在扩大。根据商务部家电下乡信息系统,最终对消费量的认定,是根据农民购买后领取的补贴份数来确定的。农民在领取补贴时,同时需要登录商务部系统确认,确认的数据结果成为销售量。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为3767.98多万台,销售金额为692.57多亿元。

由此,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金额上,家电下乡实际消费状况,均与企业生产任务出现了大幅缩水。此前,市场曾预计,2009年家电下乡政策将带动农村1500亿消费,但最终,商务部系统统计的销售金额尚不及这一预期的一半。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