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孙健芳 刚消除经济过热的担心,又套上二次探底的紧箍咒,中国经济似乎只能危险边缘上寻求平衡。
在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公布之后,又一个佐证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数据在上周公布,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能源局分别公布了5月份发电量和用电量数据,这两个数据同比和环比增幅都在放缓。
未来,发电量和用电量数据是否继续下行?
电力行业研究员预测下半年用电量同比增幅会达到5%左右,与上半年超过两成的增幅形成巨大落差。这或许让宏观经济学家会再生“数据幻象”——中国经济会二次探底。
数据背后,真相又是什么?
用电量背后,经济趋冷?
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发电量数据,5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力企业发电量为34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9%,累计1-5月份同比增长21.4%。
与前两年同期数据相比,2010年5月份发电量同比增幅在放缓,2010年5月较2008年及2009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6%和19%,而4月份此数据分别为18%和21%。
相比发电量数据,用电量数据更代表需求,所以电力行业研究员和宏观经济学家更关注此指标。
2010年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为34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8%,环比微增2.5%,同比和环比增幅均出现下降。
是什么导致5月发、用电量数据同时放缓?
“我们无法判断市场出现二次去库存化的可能性,以及宏观经济是否第二次探底?”信达证券电力行业研究员王艺默在报告中指出,这显然是电力行业研究员无法解答的问题。
高耗能产业的能耗下降是政府期待看到的结果,但湘财证券电力行业研究员吴江认为,从5月份用电量数据上还看不出高耗能产业回落的迹象。
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可以分解为第一、二、三产业用电和居民用电,从数据上看,居民和第三产业用电仍在持续回落。“由于5月份尚未进入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适宜,且今年气温偏低,长江流域和东南部等气候炎热地区的月平均气温较去年同期低约1oC-2oC,所以居民和第三产业用电持续同比增幅回落。”吴江解释。
但第二产业用电量却在增加。5月第二产业用电同比增幅为23.4%;其中工业用电同比增长23.3%。“不仅如此,本月工业用电需求对全社会总用电需求的贡献值达到84.3%,较4月提高3个百分点,创2009年以来的新高。”吴江说。
如果再具体一些,目前四大高能耗产业(建材、有色、钢铁、化工)增幅都很大,表现为,前期产量下滑明显的化工行业开始企稳回升;氢氧化钠和电石产量仍旧保持两位数增幅;钢铁虽然受到铁矿石价格影响,但主要产品产量仍保持20%左右的较高增幅;有色和建材保持20%左右的较高增幅,其中电解铝增幅高达30%左右。
既然高耗能产业用电量没有减少,又是什么导致5月份用电量同比和环比降低?“不是高耗能产业用电量下滑的原因,主要还是经济开始趋冷。”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坦率地回答。
此观点也代表最近一段时间其他宏观经济学家的观点,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在最近报告中指出“4月份经济活动已经显示出见顶的迹象。”中信证券6月份宏观月度报告中指出“5月经济增长继续放缓”。
“数据幻象”和政策建议
中国电力数据从来就与中国经济发展数据相互纠结,并互相影响。从用电量-工业增加值-中国经济增长率,这条主线也暗示着中国经济依靠高耗能产业发展的模式。
“我们都说,中国经济‘越正常’(越往老模式上走),发电量越多,工业增加值也会越高,最后才是GDP增幅越高。反之,经济越不正常,比如发生经济危机,发电量会越少,工业增加值越少,GDP增幅也会降低。”一个大型券商中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力行业研究员说。
1 | 2 |
- 3省调研意见汇总 国务院参事评点经济区隐忧 2010-06-24
- G20成员经济复苏 中国、加拿大成为第一梯队 2010-06-23
- 体改委:改革的“中枢” 2010-06-22
- 农二代等待自由与公平 2010-06-21
- 厦门特区不能再依赖政策发展 201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