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上述情况在2008年到2010年期间更为明显,2008年下半年,由于经济危机爆发,国内发、用电量同比增幅都在下滑,并在2009年一季度达到最低点,与此同时,2009年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分别达到5.1%和6.1%最低点。之后,发、用电量数据开始反弹,与此相应的,中国工业增加值和GDP也开始反弹,并双双在2009年第四季度达到最高点。
从区域上看,高用电量和高经济增幅也有紧密关系。如2009年江西全社会的用电量增长了11.4%,增幅在全国列第2位,其GDP增幅达到13.1%,在全国排名第10。今年第一季度用电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前两个地方增幅均超过50%),这些地方GDP增幅都很高。
在最近几年用电数据中,高耗能产业一直占据主要位置。
“一般各行业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贡献率中,工业占据75%,农业占据15%,居民占据12%,第三产业10%-11%左右。”上面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说。
从2007年到2008年,工业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贡献率占到76%,2009年下降到74%左右。今年一季度上升到80.6%。其中重工业增长贡献率为73.4%,到2010年5月,工业用电增长贡献率更达到83%以上,中国确定走回到依靠高耗能产业发展经济的老路上。
“这种依靠高耗能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肯定要改变,中国经济肯定要转型,而转型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个用电量下滑的过程。”吴江说,不过他预测,目前用电量高增长态势将至少保持到第二季度末,主要原因仍旧是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
“但未来,无论是单月用电还是累计用电增速,都出现了缓慢下滑的态势,下半年用电同比增幅可能会达到5%以内,这导致全年用电增速将回落到10%以内。”吴江说。
从20%以上的增幅突然降低到5%,电力行业研究员担心经济学家再次得上“数据幻想症”。
“经济学家都是过度悲观。”吴江说,“光从用电量数据上看,未来你可能很快得出中国经济偏冷。”但我认为目前中国仍旧处于发展阶段,由于各种低成本因素,中国经济仍旧是向上的过程。”
虽然经济学家容易对数据过度敏感,但经济放缓将是事实。之前,反映经济先行指标PMI已经开始下滑,5月PMI已从4月的55.7%回落至53.9%,其中新订单指数比4月回落4.5个百分点。
而且,由于担心欧洲债务危机和中国房地产调控,有经济学家开始担心中国经济二次探底风险会加大,在具体数据上,董先安已经预测未来GDP环比增速由一季度11%骤降至8%压力下。
不过,如果考虑最近一个月外需旺盛的因素,兴业证券董先安认为,目前经济数据数据中包含内需过冷担忧和外需过旺信心,就此政策组合应该是:左手实施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右手刺激基础设施投资与消费,脚踩投资性地产需求。这样既可以促进经济向内需驱动的转型,又避免地产价格再度膨胀,同时化解经济过冷的不稳定风险。
1 | 2 |
- 3省调研意见汇总 国务院参事评点经济区隐忧 2010-06-24
- G20成员经济复苏 中国、加拿大成为第一梯队 2010-06-23
- 体改委:改革的“中枢” 2010-06-22
- 农二代等待自由与公平 2010-06-21
- 厦门特区不能再依赖政策发展 201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