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伟勋 仅凭一张行程单,很多机票代理人就能轻松赚到至少10%的利润,这明显高于3%的机票代理费和5%左右的销售返点。当然,这张行程单是伪造或虚开的。
虚假行程单上标注的金额,往往高于代理人的实际购票价格,其差价是不少代理人的主要盈利来源。
但据本报了解到的情况,虚假行程单还是一种用于维护关系的灰色工具。一些代理人会自己高价购买头等舱座位,然后以经济舱的价格卖给重要客户并填发低于实际价格的行程单,这种明显的“赔本生意”并不少见。
2009年中国民航的旅客运输量为2.3亿人次,行程单使用量约为1.4亿张。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市场上的虚假行程单占到了行程单总量的25%左右。
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对虚假行程单的检查整顿正在全面展开。
部委协会出手
7月22日,中国航协对外宣布成立虚假行程单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代理人市场专项整顿。这次整顿的重点,是代理人为客人开具虚假行程单、低价高开、高舱位低开等违规违法行为。
此前,市场上流入政府机构的虚假行程单,已经引起了国务院高层和多个部委的注意,一场高规格的虚假行程单专项检查在过去的两个月中低调展开。
事情源于审计署在对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财务审查时,发现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在云南的分支机构出差报销的单据中,出现了虚假行程单。由于行程单是目前旅客购买民航客票的唯一付款和报销凭证,虚假行程单实质上是假发票或虚开发票,其直接结果是导致大量财政资金流失。
今年5月中旬,审计署、财政部、国税总局、民航局等部委召开专题会议决定调查。随后,民航局、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简称“中国航协”)和有关省区的公安、税务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证监会云南证监局、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四川保监局、陕西保监局、海南保监局进行了突击检查,共在上述机构的财务部门提取了2600余张问题行程单。
这是我国2006年开始使用电子客票行程单以来,有关部委进行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专项检查。
一个月后,民航局清算中心对上述2600多张问题行程单中的400多张,进行了抽样检查,发现300多张是代理人伪造的行程单,110多张使用了真实行程单,但进行了脱机打印和虚开。
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无论是伪造的行程单还是真实的行程单,绝大部分都是代理人为了脱离民航计算机系统的监控,在行程单上打印出高出实际购票价格的虚假票价,以虚开的价格向旅客收费,通过低价高开的方式牟利。
7月22日,中国航协开出罚单,决定对云南三家使用虚假行程单的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进行处罚。其中,责令昆明凌云航空服务有限公司停业整顿三个月,注销云南鲲鹏航空服务有限公司和昆明远飞航空票务有限公司二类客运航空运输销售代理资格。
在前述专项检查中,这三家票代被查出存在使用虚假行程单等违规经营问题。
据了解,在上述检查中,还有北京、昆明、上海、深圳等地约20家代理人被举报或查出问题,中国航协在取证和调查的基础上,将陆续对这些违规代理人进行处罚。
1 | 2 |
- “核武器”铁电池量产停滞? 比亚迪秘密战线探营 2010-07-26
- 比亚迪的秘密战线 2010-07-23
- 比亚迪的秘密战线 2010-07-23
- 虚假行程单的秘密 2010-07-23
- 三机票代理因使用虚假行程单遭罚 201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