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宋尧 土地财政的现实决定着土地一级开发市场的腐败与混乱频仍,这远非掌控全国土地的国土资源部单方面所能解决,最现实的选择莫过于“自扫门前雪”。
本报获悉,国土部要求2011年3月底前,各地的土地储备机构将必须与其下属和挂靠的从事土地开发相关业务的机构彻底脱钩,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都不得直接从事土地一级市场开发。
业内人士指出,身兼土地管理职能的国土资源机构,退出带有经营性质的土地市场一级开发,无疑是国土部门压缩腐败空间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在国土部门之外,土地管理与经营方面的双重角色却在由地方政府扮演着。
国土部放权
上述要求来自9月10日国土资源部下发的一份“细化反腐倡廉行动任务目标”的文件。该文件规定,各地要从2011年开始,对大额资金管理、重大专项资金实施等实行在线全程监管,并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开年度职能转变的具体工作目标。
“此次反腐倡廉行动的一个新的动作就是放权,将一部分权力与责任下放下去。”一位国土资源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国土部将更多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去配制国土资源,而将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精力从跑审批、排项目转移到制度建设、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上来。
本报了解到,8月19日下午的一次多部门参加的反腐电视电话会议直接促成了该项行动。这次会议由中纪委、最高检、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四部门联合召开,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的上万名工作人员通过电视电话参加。会议当天,国土资源部发布了一份《深化改革创新制度建立国土资源系统反腐倡廉工作长效机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中央每次反腐我们部门都是典型。”一位国土资源部科室管理人员在谈及上述会议时这样自嘲道。
国土资源领域历来被视作贪污腐败的重灾区,但在过去几年反复的整治行动之后,却一次次迎来贪腐现象的反弹,作为主管部门的国土资源部为此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权力过于集中,监督机制缺位。则被视作是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频发的深层次原因。“收储、拆迁、一级开发、测量规划,每一个环节都要层层审批,权力寻租的空间非常大。”前述国土资源部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主动削减手中的权力,从制度建设上扼住腐败的根源,国土资源部门的这个反腐思路由来以久,早在2009年9月初,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便在《人民日报》上刊发文章《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称要“不与市场争权,不与企业争利。”
而与徐绍史发表文章同时,国土资源部也向各地下发了一份 《关于开展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调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在36天内上报2006至2008年有关土地储备的一系列数据。
今年3月的一次大规模土地调研,内容更是涵盖了土地出让金管理状况、招拍挂市场运行情况等多方面。前述国土资源部人士称,当前反腐行动中诸如地方国土资源部门退出土地市场一级开发等规定,其依据也来自部里这段时间所作的大量的调研工作。
1 | 2 |
- 《土地复垦条例(草案)》即将出台 09-20
- 国土部:探矿权市场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