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政经要闻 > 地方新闻

无锡蓝藻思索:新加坡的经验

  
作者:申兴
发布日期:2007-06-21

讯 记者申兴 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日前在该国举行的“国际水务与污水处理科技大会”上设立了一项国际水源奖并命名为“李光耀水源奖”。据悉,该奖将选出在解决世界水供问题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或机构,肯定他们所作出的努力。奖项得主可能在创新科技方面有所突破、或通过落实政策和计划来改善人民的生活,奖金接近人民币150万元的。

新加坡环境及水源部长雅国博士说:“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切身的水供问题,我们视李光耀水源奖为新加坡开发和鼓励更多具创意的水务方案所作出的努力,希望能够改善全球人民的生活。”

新加坡有一个故事要讲给全世界听,故事的内容是新加坡怎样凭着坚定的意志逆境求存,绝处逢生,这个故事就叫做“水”。

赤道上的小红点

用印度尼西亚总理的话说,“新加坡是赤道南边的一个小红点”。的确,国土面积400多平方公里,现已填海到600多平方公里的新加坡在浩瀚的地球大版图上也只能用一小点来标注,土地、矿产、水等资源均成为新加坡的瓶颈。在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还经历了配给供水的日子。70年代由于工业的兴起,新加坡河等水域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严重污染。

一直以来,新加坡的水供应严重依赖马来西亚,站在新马边境交界处,与新马大桥并驾齐驱的有三根滚圆的供水管,说它们是新加坡人的生命线也不为过。新马在英国殖民统治者的主导下签订了两份百年水供协议,确保新加坡100年内能够持续获得柔佛州的引用水供应,然而,依赖外国供水毕竟也不是万全之策。每当新马发生摩擦,马来西亚方面往往以水供要挟,新加坡虽然有国际协议护身,但新马的两份水供协议将分别在2011年及2061年届满,到时,护身符失效,水费大幅度调高在所难免。

为了应对不利局面,从李光耀执政开始,新加坡制定了长期治理水供策略,“确保家家户户能以负担得起的价格买得起食用水”。

据新加坡公用事业局人士介绍,现在新加坡使用的水源主要有四类,一是修建蓄水池,储存雨水净化;二是依靠马来西亚供应,购买的费用也很可观;三是经淡化处理的海水。但由于关键技术未能突破,淡化量十分有限,成本也很高。近年来,新加坡政府花巨资修建了新生水厂,主要是回收生活用水,经过高科技处理成为再用水,这类水被称为新生水(NEWater),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第四个途径。

新生水厂水处理首先是隔膜处理,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污物阻隔。其次是反向渗透技术,去除小分子和微生物污物。这道工序能使回收率达到75%。然后,是紫外线消毒处理,这会使水的酸碱度遭到一定破坏,所以最后一个步骤就是恢复酸碱度。于是从千家万户流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新生水厂的处理再次达到食用水标准,唯一的遗憾是由于处理的过程过于严格,水内的矿物质也所剩无几。

在新加坡新生水厂,每个参观者都可以喝到一种特殊的瓶装水。这种水喝在嘴里,感觉水质细腻清纯,有点类似于国内市场销售的高纯度蒸馏水,其卫生要求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标准。在新加坡,人们形象地称这种水为新生水。在该国的一些繁华区域如乌节路,也经常可以看到免费派发瓶装新生水。

新加坡政府计划到2012年将新生水的产量提高到5500万加仑,占所有供水的15%。目前新生水仅有5%用于饮用,绝大部分用于工业。据了解,目前新加坡已经有四家这样的新生水厂,每天可提供十多万立方米的新生水,有效缓解了新加坡的供水危机。 

新加坡政府还把新生水厂还建成了全国的教育基地,在新生水厂,有用电脑特效、动画等形式展示的水知识展厅,生动形象地宣传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人员还给参观者每个人发一瓶新生水,可以现场饮用。

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下,加上及时的科普宣传,因此新加坡民众并没有觉得新生水难以入口,福布斯研究机构一项调查也显示,98%的新加坡人对新生水持接受态度。

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官员陈玉仁告诉记者,新生水是将海水、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净化生产而成的,只有把好水的质量关,才能让市民接受。 

据了解,新加坡已有超过300家公司使用新生水,不仅晶片生产商使用纯净的新生水,就连很多商业大厦也纷纷用新生水来冷却中央空调冷却系统。

伴随新生水推广的同时,新加坡还注重培养国民节水意识。新加坡公用事业局中国业务总经理曹瑞杰称,“在1997年前,家庭用水的水价大概是非家庭用水价的一半,从1997年到2000年四年当中,我们逐渐把家庭用水的水价提高,到跟非家庭水价一样的价位。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节约用水活动节目,由基层组织大力推展省水活动。经过我们的努力,家庭人均用水量从1994年的176公升逐渐降到2005年的160公升,我们下一个目标是150公升。”

全球水务枢纽

居安思危,新加坡对水务产业采取了重点发展的政策,新加坡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水科技领域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探索更完善的水源管理模式。据悉,在未来5年内公用事业局还将投资50亿新元(约人民币250亿元),用于水务的研究和开发。

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下,新加坡的水务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批当地水务公司脱颖而出,如凯发、盛康、胜科公司等均已成长为业界知名的国际水务巨子。而西门子、西图公司等也纷纷加大了在新加坡的投入,并在当地设立了大规模的工厂和研究基地。

新生水不仅仅是一个象征。最重要的是,新生水的诞生,使新加坡在污水治理领域领时代之先,成为国际水业公认的以创新科技解决水资源困境的成功实践者,在水资源开发领域走出了一条“依赖”——“自给自足”——“水资源输出”的道路,并力争成为全球水业中心和供水解决方案的领导者。

新加坡政府已经确认了水和环境科技是三个主要成长的行业之一。该国政府并设立了环境与水务发展局和公用事业局来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

总部设在墨西哥的第三世界水管理中心评价新加坡的水务政策,“新加坡近几年来的水供和废水管理措施是非常优秀的。”“换言之,新加坡成功推行了许多水务专家近几年来所倡导的政策。”

今天,新加坡不但自己有了稳定的水供,水务管理制度也为沙地阿拉伯、文莱、印尼、中国、越南和印度等国所借鉴。

目前已有众多新加坡水务公司正活跃于中国市场,其中凯发集团在中国的水项目总价近20亿元人民币,包括投资7.75亿元的天津大港新泉海水淡化厂,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海水淡化厂,其产能为每天10万立方米淡水。新加坡盛康集团在华的水务合作项目有70多个,遍布上海、福州、深圳、成都等城市。而吉宝西格斯在广州的猎德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工艺流程进行污水处理,产能为每天22万立方米。

一位新加坡水务公司的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水务市场机制的完善是一个过程,公司在华投资要着眼于长远,不算眼前的账,而是算15年甚至50年的大账,中国水务市场充满了商机。而一位新加坡政府部门人士私下对记者表示,在中国国内,新加坡水务企业几乎没有太多的竞争对手。

最新的进展显示,新加坡两家企业和新加坡公用事业局组成了财团,正在大力争取在辽宁省设立日产90万吨饮用水的水处理厂,项目投资额预计达到10亿人民币。

国际水协会主席大卫·贾门(David Garman)说:“新加坡在可持续水务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国际社会很好的借鉴对象,她也正在迅速发展成为水务科技的全球领导国。”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