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强力介入的转型(1)
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杨兴云 统计数据表明,在一段时间内,宝安外来人口犯罪案件占其全部刑事案件的90%以上。
成长的烦恼
当飞机在夜幕中徐徐向深圳宝安机场降落的过程中,乘客常常会为舷窗外灯火璀璨的城市夜景着迷,许多首次来深圳的客人甚至误以为身处深圳特区的中心。
深圳机场所在位置是深圳市辖六区之一的宝安区,距深圳中心区尚有35公里。借助特区政策和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20余年间宝安区演绎了一个巨大的财富神话。2007年,宝安区实现生产总值1829.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多元。作为深圳加工贸易产业的发祥地,宝安7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6万多家各类工商企业,其中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有3000余家。
论经济实力,宝安区政府一位负责人认为,就经济总量而言,宝安已经超过内地一些大城市,进出口额即使从全国来看也名列前茅,而一些工业产品的产量,例如微型计算机、复印机、服装、塑料制品、自行车、组合音响、手表等,则已经具备国际影响力。
与此同时,宝安现有500多万外来打工者,但其户籍人口才39万,这使得宝安成为全国人口户籍倒挂最为严重的地区。这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治安的严重恶化和各种公共设施的不堪重负。
统计数据表明,在一段时间内,宝安外来人口犯罪案件占其全部刑事案件的90%以上。
由于人口集聚效应明显,仅宝安区龙华汽车站日均向省内外发送旅客就达5000余人次,节假日则超过上万人次,成为深圳关外最大的客运汽车站之一。宝安下属的龙华街道辖区,日均车流量超过10万辆,每天经过辖区的公交线路45条,公交车1500多辆,11000多台次,频频拥堵的交通,成为影响和制约当地市民生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另外,仅龙华街道辖区的龙华医院产科每年出生婴儿就达6000多名,居深圳市综合医院之首。“120”急诊出诊量也位于全市前列。
巨大的外来人口和低收入阶层,让人想起墨西哥城、巴西圣保罗、埃及的开罗以及印度的孟买,那些城市周边有面积庞大的贫民窟和数量众多的低收入人群,“拉美化”、“孟买化”成为深圳决策者心头的一个梦魇。
延续了20多年的宝安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被行政力量的强力介入所改变。
为从源头上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低素质劳动力和低端产业的“双转移”,宝安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及其6个配套文件,同时,严格按照 《环保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对不符合要求企业进行了淘汰。
数字显示,近年来,宝安全区已淘汰不符合要求企业上千家,涉及用工数十万人。这些企业大都是能源消耗高、技术落后、规模小、依靠劳动密集和从事简单加工等类型的企业,淘汰它们的目的就是“腾笼换鸟”,为优质企业“腾出”发展空间。
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今年54岁的关天安,20岁与人合伙在台湾台中市创办莫林斯塑胶五金公司,1993年在宝安投资,他认为今年日子最为难熬。
“首先是原材料比往年大幅上涨,从50%到数倍不等,与塑胶原料关系密切的石油价格更是一飞冲天,基本原料从3000多元一吨,上涨到8300元一吨。然后是人民币升值,不止将利润一扫而光,因为价格上涨引起的客户的销售下降,资金周转困难,导致买方的信用一落千丈”,关天安表示,原本合作多年的一些美国客户,今年不同程度出现拖欠货款情况,进一步加剧了产品出口的风险。
另外,国家加工贸易政策变化、《劳动合同法》出台、人工价格上涨等等问题接踵而至。关天安认为,对他们这样的企业影响最为致命的还是当地政府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存发展空间的措施,“这表明当地政府已经不再欢迎这样的企业。”他说。
然而,产业转移谈何容易,关天安说,由于利润十分微薄,成本自然变得非常敏感,离开深圳这个地方,不要说什么粤东粤西,即使是到清远,光物流费用都无法承受,还不用说什么产业链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按照宝安区政府有关淘汰企业的规定,凡是无牌无照、违法经营,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环境、污染重,违反环保法规、乱排乱放,违犯劳动法规和社保政策、存在较大劳资纠纷隐患的企业以及能源消耗高、技术落后,规模小、效益差、依靠劳动密集和从事简单加工等5类企业都数 “不受欢迎企业”。而关天安的工厂无疑符合上述条件。
如果说,在此之前关天安对当地产业升级转型的政策尚有不明,甚至对当地政府的政策还抱有某种程度的侥幸心理。那么,现在已经完全没有这种可能。关天安的工厂所在的街道,已经决定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规划,2010年该街道工业园区太阳能普及率要达到60%,2015年达85%,而“三来一补”企业将要从目前的 64%到 2010年下降到小于32%,到2015年将不到5%.。
当然受此政策影响的企业远不止这一家,甚至不止塑胶五金这一行业。基本上宝安所有外贸型企业都不同程度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出现利润下降和经营困难。深圳加工贸易企业协会副会长黄汉新表示,很多企业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宝安区贸工局一位官员表示,从宝安土地资源及经济发展现状来看,调整产业结构已经到了一个必须作出抉择的时候,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和行业“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城中村改造之辩
三年前,张晓琴刚刚从湖北荆州的高中毕业,没能考入大学,带着对大都市的憧憬来到深圳。
“那时候,根本分不清关内关外,来到龙华感觉就是到了一个既像城市又像农村的地方”,张晓琴说,公司不提供宿舍,每月只有700多元的收入,唯一的选择只有到附近的城中村租房。
刚开始,她一进城中村就闻到一股浓烈的下水道的气味,恶心得几天都不想吃饭。
随后,在城中村有了几次被盗、一次被抢的经历,使张晓琴从一个外来打工妹,转变成为一个新“深圳人”。她现在对城中村的生活充满了依恋和感情,“每次回到家乡没几天,就会牵挂在深圳的生活”。
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原总规划师郁万钧对记者说:“城中村有个最基本的存在价值——它为大量外来人口提供了一个较低的进入门槛,从而保证了深圳的高速发展。深圳的实践证明,任何以政府为主体解决外来人口居住问题的方案都是不可取的。”在深圳早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也尝试过建设廉租屋、周转房提供给外来人口,但随后政府无力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最后不得不放弃。
然而,出于“双转移”的要求,宝安区的城中村与深圳所有的城中村一样,正在面临消逝。
根据宝安区调查统计,目前,宝安有1993年以前建造的城中村257个,其中与城市规划严重冲突的城中村106个,占全部城中村用地面积的31.7%。
深圳市宝安区城中村(旧村)改造办公室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2004年以来,宝安各街道开展的“旧改”项目共有70个,经区政府批准改造计划的项目有57个,“上合村、西乡庄边、龙华弓村、龙华郭吓村、民治牛栏前村等5个改造项目的专项规划已经获得深圳市环境与艺术委员会的批准;60个综合整治项目专项规划的编制与审查工作也顺利完成,松岗碧头、东方水围、沙井上沙、西乡劳动、新安翻身开屏、22区六个项目的专项规划已经区政府审核通过,其它项目的规划正在编制中”。
上述人士表示,西乡庄边第一期、劳动村、龙华郭吓村、民治牛栏前村等12个项目的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已基本或全部完成。另完成了三个旧村土地的政府征收,收回土地6.8万平方米。
说到面临的困难,上述人士向记者坦承,“征地拆迁难度很大”。他表示,由于政策支持不够,已经确定的前三批项目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同时,已经列入深圳市2006、2007年度“旧改”实施改造计划的36个项目中,普遍存在拆迁难问题,“完成拆迁协议签订的只有6个”。
拆迁进度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除了房屋拆迁没有纳入法定程序之外,拆迁纠纷的处理机制不完善、“钉子户”问题难以解决,也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此外,拆迁慢的原因还在于,一些大规模的旧屋拆除没有按照规定申报,没有严格考察工程队的技术和资质,没有取得拆除许可证,拆除行为处于政府监管之外,“这一方面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对旧村的文物遗址容易造成破坏”。
事实上,对于城中村问题的解决,一直存在拆除和改造的不同主张。
1 | 2 |
- 赛迪顾问业务转型启动 | 2008-07-29
- 税改步入下半场 增值税转型初定时间表 | 2008-07-29
- 宝安:强力介入的转型 | 2008-07-25
- 税改步入下半场增值税转型初定时间表 | 2008-07-25
- 同洲电子转型视讯服务 | 200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