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五省区换帅新意思(2)

订阅
07:08
2009-12-15
谢良兵

新矩阵

在清华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施祖麟看来,此前省委领导的调整虽然因素复杂,但“控制”一直是中央人事任命的重要目标,而今看来这种人事调整开始走向了 “开明”——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毕竟真正的发展还是得靠地方政府。”施祖麟说。

而另一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陈秀山说,中国的区域发展已经到了需要培育新的增长点的阶段。这一轮的区域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让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从点到面,东、中、西、东北等各个经济区域全面发展。

2009年,无疑是中国区域新板块的显现之年,也是中国经济新版图的整合之年。

本报曾做过《新矩阵》的专题报道对此进行预判: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推出,使得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更均衡推进的格局。中国历史上也首次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发展赛局,而这一发展的新矩阵,将成为中国经济美好未来的有力形塑者。

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等8个区域规划。

本报获悉,目前还在研究当中的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纲要、新疆区域发展计划等区域规划,届时中国将有12大区域规划成为国家的战略规划,这包括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而它们都将纳入到“十二五规划”当中。

但与此前的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自上而下方式不同的是,今年获批的区域发展规划大多是先由地方政府主导,然后上报国务院,经国务院批复后实施。施祖麟认为,这其实都是名义上的国家战略,主要是提振地方信心,让地方觉得被重视。

长期以来,中国对区域发展所采取的政策,一是按照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大板块的划分来统筹规划和安排全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二是对一些要素聚集区域,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进行细化。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各地接受这种细化的意愿显得更为强烈。

“这两年地方的各种社会矛盾频发,这些也都是经济发展和分配不平衡所造成的,这让中央觉得需要对区域经济做出重新布局。”施祖麟说,省级干部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表示中央在经济发展方面给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权。

近日,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称,今后5年要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目标,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全方位调整。

但是,陈秀山认为,区域一体化的主导者和障碍的制造者都是同一个主体——地方政府,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命题,利益的博弈短期内总是存在的。因此,一个更强有力、知识结构更年轻化、更开明的领导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也是重要的。

链接

2009年获批的八个经济区5月

《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6月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

7月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

9月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11月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

12月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