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高铁之争:香港这样做(2)

订阅
07:07
2010-02-02
杨兴云 王未佳

 

反高铁运动的中间分子、26岁的王浩贤如此阐述他的反对理由:首先现在的交通已经十分便利,高铁是重复建设,而民间提出的 “锦上路方案”(把高铁终点站建在新界的锦上路附近,不但节省约300亿港元,还能惠及更多香港市民),也可以将香港接入内地的高铁网;其次,整个计划的过程透明度不够,市民不能充分参与,对于被迫迁移的村民政府没有能够妥善安置;第三,“高铁”建设过程有些问题涉嫌利益,比如立法会有些议员可能间接参与了有关工程,这些问题必须澄清之后立法会才可拨款。

“669亿的造价是太昂贵了。这相当于政府全年财政预算的四分之一。”王浩贤说。

至于“反高铁”背后隐含的更深层次的原因,王浩贤认为,香港人今年更关心城市发展,如何打造更以人为本的生活空间,大家对盲目发展感到厌倦了。

反高铁派一方面采取请愿、示威、绝食等方式进行公开抗争,另一方面通过香港立法会讨论高铁拨款议案的时机拖延阻挠。据统计,在立法会一次关于高铁拨款的质询中,出现了78次提问,其中8成提问者是反对派议员,而很多问题都是重复的。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曾在立法会公开抱怨:“同一个问题,我已答了十六七次”。

“没有理由不支持高铁”

高铁的赞成派同样寻求一切机会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没有理由不支持高铁,”香港海员工会副主席郭树对记者说,“在航运业地位一天天下降的情况下,高铁使香港与经济高速成长的内地加速融合,对香港今后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郭树表示,香港港口的货柜吞吐量多年高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先后被新加坡、上海超过,今年或许会被深圳超过。根据香港海员工会的预计,未来还会继续下滑到第10名左右。郭树说,作为香港航运中心重要支撑的港口运输业境况尚且如此,香港如果不通过与内地高速铁路网连接加速融合内地,很难想象十年、二十年后边缘化的香港经济图景会是什么样子。

“如同伦敦依托欧洲众多港口成为航运中心一样,香港必须以内地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郭树说。

香港酒店及餐饮从业员协会副会长阮镇泉向记者表示,目前每年2900万的访港客人当中,有6成来自内地。兴建高铁将会为香港带来更多的游客。

“香港独立调查机构的民意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香港市民70%支持兴建高铁。”阮镇泉说。

香港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近日委托香港大学就高铁拨款调查市民意见。在接受访问的1008名市民中,五成受访者支持拨款,较去年12月进行第一次调查时微升了3%,两成反对,较第一次减少了3%,希望搁置的占两成四。另外,在对高铁项目是否研究充分这个问题上,三成八的市民认为有足够研究,认为讨论不足的占五成。

黄斌元认为,支持高铁的香港市民还是大多数。因为很多人担心走美国的老路。几十年前的美国曾规划既建铁路又建公路,最后放弃了铁路,搞了公路,结果是巨大的石油消耗和空前的碳排放。黄斌元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过22年,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

“中国要坚持建轨道交通这种集约运输方式,减少消费不可再生能源。”黄斌元说。

曾经写过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深圳你为什么被抛弃》一文的作者、现居香港的呙中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说,过去三十年人们提到香港对内地贡献,只是说香港把国际上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资金输入内地,实际上,香港在市场经济的价值理念、民主法治观念等方面可以对内地影响更大。未来中国社会将处于社会转型的急剧时期,香港又怎可能侧身而退,冷眼旁观?而香港对内地的影响最自然的方式莫过于两地人员的大量交流,高铁无疑是这种交流的良好媒介。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