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夭折的试点:北京集体土地建“公租房”追访(2)
问题
“在农村的拆迁中建租赁房,海淀是有这个意向,但建多少、租金是多少、租给什么人,至少在今年北京市两会的时候,海淀是没有想清楚的。”参加了今年海淀区人大会议的人大代表许志永说。
许志永表示,其实村集体组织并不乐意建这种租赁房。
原因在于,这些集体用地上的建设投资是由村集体主导的,并不是由政府投资建设,而政府又要求集体组织将建成的房屋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租。“村集体更希望建成办公楼或者其他物业,收入会更高。”许志永说,政府让集体组织修建租赁房,并且租金要低于市场价,政府是否应该给予村集体补贴?补贴又怎么计算呢?
在本报获得的一份今年1月海淀区十四届人大会议的讨论摘要中,海淀区一位规划局局长表示:北坞拆迁之后,相当一部分是小白领。著名的唐家岭也是如此。政府打算整理城中村,海淀八个,也不是简单一拆了之。北坞打算建两万平米外来人口公寓 (名字没定),规划定了,土地给了,但是,真要批了之后村委会会有经济考虑,如果出租给小白领,60平方米1800元每月,他们嫌贵了;而如果作为办公楼,租价会更高,到底建什么,未定。
保障性质的前提条件,给集体土地上外来人口租赁房的建设,带来一抹尴尬的色彩。
本报获得的一份北坞村回迁房数据,A地块总建筑面积18.1万平方米,总投资4.2亿元;B地块总建筑面积20.4万平方米,总投资4.8亿元。这两块回迁房地块总投资约9亿元,需由村集体来主导完成。除政府能给予的道路征地补偿、贴息贷款等支持外,村集体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就是其所拥有的产业用地,包括这一租赁房地块。
北坞村位于北京市西北四环与五环之间,紧邻颐和园、玉泉山,可谓寸土寸金。位于北坞村的写字楼项目玉泉慧谷园,目前租金约3元/平方米/天,100平方米的租金约9000元/月。在此建写字楼等物业,明显会远高于外来人口租赁房的租金。这就不难理解北坞村租赁房建与不建的利益博弈了。
“50个村的拆迁,涉及到上百万人的迁移。这些人怎么办?”许志永说,他认为,城市如果还没有发展到穷人都消失的阶段,城乡接合部就应该有这样租金便宜的房子存在,来满足这些人的居住需求。
唐家岭的外来人口公寓,还在讨论中。海淀区政府宣传处表示,唐家岭的拆迁、建设整体方案到3月底才能定。而唐家岭村村长张卫东对这个话题似乎也没有兴趣,他在电话中表示,他的工作非常繁忙,方案没定,不方便透露。
包括六郎庄在内的村庄,也正在讨论拆迁方案。这些村庄都面临建设外来人口租赁房的问题。在获得集体土地运营权的同时,却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也许是这些村庄正在烦恼的问题。
1 | 2 |

- · 唐家岭的新年 | 2010-02-22
- · 集体土地房产拆除仍是悬案 | 2009-12-23
- · 英超中国大陆转播权竞标夭折 江和平称央视仍有兴趣 | 2009-11-18
- · 二次对价行情夭折 福耀玻璃“瘦身”增资 | 2009-04-27
- · 滨地钾肥借壳吉药夭折 | 2008-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