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发展瓶颈
得益于独一无二的优惠政策、在举全国之力的资金、人才的催生下,凭借年均25.8%的经济增长,深圳从一个边境渔村演变成一座国际大都市。
然而,短时间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也让深圳埋下了巨大的隐忧。在深圳市委书记王荣看来,深圳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不足表现在几个方面:经济总量达到较高平台,经济内生动力和后劲不足,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难度加大;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任务迫切;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改革仍有待深化等等。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城市运营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燕博士认为,新兴的信息革命对一个城市产业的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他表示,深圳已经错过了互联网的发展最佳机遇,再也不能错过电子商务。
据了解,在2009年的网商城市竞争力排名中,一度被誉为“互联网创新之都”的深圳失去了往日荣耀,排位落后于上海、杭州和北京等城市,甚至是后发制人的广州等城市。
同样在去年,深交所开办了一个互联网创业企业培训班,在全国挑选了68家互联网企业,仅浙江就占40家,深圳只有两家入选。
高海燕认为,虽然深圳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和数量全国第一,外贸出口额全国第一,但在深圳发展电子商务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以至于深圳引以为傲的华强北优势也在慢慢消退,相关行业的商流、物流、资金流都被其他城市电子商务企业的信息流所控制,“据不完全统计,仅阿里巴巴就有40%的交易额是在深圳创造的。”
另一个例子是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深圳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急需融资平台,然而,深圳的小额信贷公司却难产。深圳去年审批首批10家小额信贷公司,很长时间都没有下文。而在同一时间内,上海的第一批就敲定18家,第二批20家也很快通过。
关注民生新起点
除此之外,深圳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矛盾,也引起各界人士的反思。南山北头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树强认为,在特区建立30年的今天,深圳改革的重点应该从经济领域转到社会领域,更加关注民生,应在户籍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方面有所突破。
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表示,改革开放30年,深圳探索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完善了运行机制,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而在社会领域的改革创新虽做了很多工作,但发展相对滞后。
“下一步,我们应注重社会领域的改革,将大量的公共服务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来,把社会组织打造成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这是一个不断走向公民社会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小政府’到‘大社会’的过程。”刘润华说。
深圳社科院院长乐正认为,要让公众参与改革决策。政府做的大部分事情,都会涉及到公众利益,不应该关起门来自己做。
“在社会结构方面,我认为,不同的利益群体在政治功能中的地位作用应该进一步完善,比如现在,深圳的劳务工群体非常庞大,但是他们发出的声音比较微弱,表达的机会和渠道也不多。在社会体制方面,主要是政府和社会两者的关系,应该是小政府大社会。”深圳市委党校教授傅小随表示。
“深圳人口结构畸形化发展,南山户籍人口50万,但总人口却有150万;宝安户籍人口30万,但总人口540万。户籍制度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在谈到深圳户籍制度时说,由于引进人才时设定了许多门槛,因此许多人才为深圳作出了很大贡献,依然不能解决户口问题。
“吸引人才,不仅要破除户籍障碍,还要破除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厉有为认为,深圳是全国的排头兵,理应普及高中教育,可是深圳的高中远远不够,不能满足适龄学生的入学需求。教育不搞好,就很难留住人才,改善居住环境,说长远了,还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1 | 2 |
- 深圳市委书记称关内外一体化方案已获批 2010-05-31
- 深圳市委书记称关内外一体化方案已获批 2010-05-31
- [记者手记]:喀什从来就是个特区 2010-05-26
- UPS启用深圳亚太转运中心 2010-05-19
- 深圳发展绿色建筑将涵盖保障性住房 201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