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但在此后,土地政策制约,融资担保受限。“根据2007年3部委的联合发文,土地储备机构不得为第三方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土地储备中心名下的储备土地不能为发展公司融资项目提供抵押担保,别的企业又没有能力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担保。”上述不愿具名的某开发区土地局人士说。
而银行也为这些大客户们设计出新的应对方案。据称,国开行专门为曲江文投设计了项目权益或权益质押与土地动态还款机制相结合的开发评审模式,权益质押是基于未来项目现金流的权益作为质押。
本报获得的一份当地开发区高级官员的内部讲话显示,在进行内部总结时,他们已经意识到,“平台公司债务规模高,面临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同时,公司缺乏经营性现金流支撑,面临财务风险。”西安市一位高层官员在会上说。
但是他们认为,目前仍然是10年难得一见的机遇,“加大融资力度,能融多少钱,就融多少钱,不要怕背利息”。
这位官员测算说,以其近百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计算,一平方公里投资50亿(一亩地300万左右),完成开发建设需要将近5000亿,而若满足年投资速度三五十亿,将需要100多年的时间!
——显然,这样漫长的等待,是不被容许的。
寂寞的老城投
“这一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膨胀是以土地为运作核心的,从这个程度上说,西安城投的参与度不高。”上述那位长期为当地政府提供融资服务的投行人士说。
西安城投的前身是为西安市建委下属的西安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成立。
2005年,经西安市政府批准,西安城投以划入单位净资产及财政拨款75亿元进行增资,注册资本增加至85亿元人民币。
与其他地方城投公司大规模参与土地一级开发不同的是,西安城投的主要业务集中在水务、燃气、城市供热、城市道路及城市公交5项公用事业领域。
根据2000年10月西安市政府出具的“市财函2000年96号”授权书,西安市政府每年将市财政城建资金中的四项收入,即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城市道路桥梁通行费、城市污水处理费和户外广告媒体有偿使用费划给西安城投,专项用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和项目融资。
本报获得的一份数据显示,西安城投2007年和2008年的债务总额分别为220.70亿、235.64亿元,而截止到2009年6月,其债务总额为225.79亿元,其债务规模一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显然,西安城投并非这一轮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高速增长的载体。
2008年年底,西安城投共获得国家开发银行等8家银行累计授信总额83亿元,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授信额度34.88亿元,未使用授信额度共计42.62亿元。然而,即使是在4万亿计划实行之后,西安城投的银行负债依然未出现高速增长,在2009年年中反而出现下降。
之后,西安城投两次发行共计21亿元总额的中期票据,而上述投行人士说,这只是西安城投的常规融资方式,“这家公司的融资渠道一直比较多元化,此前就发过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并不意味着大规模增加融资。”
1 | 2 |
- 黄方毅:资产膨胀引发金融危机 201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