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三足鼎立
截至2009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内已经探明的煤炭储量达7300多亿吨,居全国之首,预测的储量数字将更高。而鄂尔多斯接近1500亿吨,占全国六分之一,据预测,这里煤炭的总储量可达到7000亿吨。
随着山西、河南的煤改,及挖煤时代的长久,可安全开采煤层接近枯竭,煤老板们纷纷北上。直到目前,鄂尔多斯的煤矿格局已呈三足鼎立趋势,1500多亿吨的煤炭储量分别由神华集团、五大电力集团以及部分零散煤炭企业瓜分。
据神华内部人士介绍,从去年到今年,神华没有新拿煤田,接近200亿吨的可开采量都是历史 “遗留”,但“明年也许会有大动作”。
五大集团的进驻,主要得益于内蒙古政府出台的50%就地转化政策。该政策规定,大集团在内蒙古境内挖的煤,开采量的50%要就地消耗、转化,用来发电或进行煤化工生产。
“这就是一个产业的延伸,内蒙古政府为了当地GDP动了脑筋。”国家电网驻京办的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一政策也是双方获益,随着煤炭价格的逐渐走高,电力企业成本逐渐加大,甚至一怒之下海外运煤,但并不是长久之计。“自己兜里有,总比买别人的强。”该人士表示。
据中电投蒙东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刘毅勇算的账,一吨褐煤平均销售价格90元,一吨煤可以发1200千瓦时的电,售价为270元,是煤炭的3倍。1200千瓦时的电力可以炼0.08吨的电解铝,售价1650元,是电的6倍。如果将原铝加工成铝型材,价值又会增加1.5倍以上。
自己挖煤,供自己用,显然是一个有利的办法。据鄂尔多斯政府人士估测,五大电力集团在这个三足格局中占的比重最大,超出三分之一。
三足格局的另外一方是零散的煤炭企业,业内人习惯将大型民营煤炭企业、外省市单独进驻的煤炭企业归结为这一类。近年来,陕北矿业集团、鹤壁矿业集团纷纷在鄂尔多斯兼并收购煤矿。被兼并方则是年产120万吨以下即将关闭的煤矿、股权纷争需要出手的煤矿,以及上述通过工业化项目“优先”拿到的煤田项目。
内蒙古模式
国家安监总局一位人士评价道,鄂尔多斯完全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眼观山西、河南,手画自己的地形蓝图。
山西,是中国的煤炭重镇之一,也是最早进入采煤鼎盛时期的城市。而人们对于山西的评价是,“滥采滥挖,光顾着赚钱,不顾整体发展。”
随着山西煤改的启动,滥采滥挖这一现状逐渐淡化。山西面临的另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可安全开采的煤层逐渐枯竭。
目前国内煤炭开采的设备较为滞后,开采更深层风险较大,被有关部门暂时禁止。
河南境内的煤炭资源分布较为零散。
“内蒙古是个煤炭开采相对较晚的城市,有山西、河南的经验,内蒙古在不断的煤改进程中肯定会找出一条新路。”安监总局人士说。
以鄂尔多斯为例,据了解,2009年神华108万吨煤在当地直接液化,中煤集团300万吨二甲醚、大唐60万吨烯烃、汇能100万吨二甲醚等项目也已完工投产。按鄂尔多斯预计,今年底,煤炭的就地转化能力达到8400万吨。
依靠“煤炭换工业”的软政策,鄂尔多斯已将众多大型电力、冶金、化工、建材和生物项目收归囊下。
或许,这个以煤炭资源拉动工业产业发展的模式就是一条新路。
“目前,山西、河南,正处于解决问题、寻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考虑的是如何减少煤炭企业总量,压低风险,形成集团化发展优势,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综合能力。”上述安监总局人士称,而内蒙古已经再度决定12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关闭,只凭借支柱产业——煤炭资源拉动工业产业,便可以坐享滚滚的GDP。
1 | 2 |
- 内蒙古电能直送辽宁,64.51亿元建设西电东送新通道 2010-09-25
- 内蒙古已完成181.37亿铁路建设投资 2010-09-07
- 内蒙古9800万亩草原告急 过度放牧鼠害严重 2010-05-27
- 内蒙古发生烟花爆炸 至少3人死亡 2010-01-28
- 内蒙古今年淘汰产能30万吨以下小煤矿 2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