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丹东市东北东部(12+1)区域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昀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鸭绿江沿江流域的13个城市正在酝酿打造鸭绿江合作经济区,从而推动东北东部边境地区的整体开放。他们希望这个经济区最终能上升到国家层面。
这13个城市分别为鹤岗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鸡西市、牡丹江市、吉林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通化市、白山市、丹东市、本溪市、大连市。其中大连是以观察员的身份加入。
李昀峰表示,目前已经委托吉林大学的相关学者在研究和制定 《东北东部经济带鸭绿江经济合作先行区总体规划》。届时,鸭绿江经济区可以衔接联通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进而带动鸭绿江区域全线城市的发展。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巡视员王树年也对记者表示,“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把沿边开放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东北东部在全国沿边开放全局中具有重要位置。
13城市共同发力
丹东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宋光,负责整个鸭绿江经济区的规划和设计。
“首先将以通化、白山、本溪、丹东4个城市为突破口打造鸭绿江经济合作先行区。这个经济带主要是连接辽宁沿海经济带和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以对接朝鲜。”宋光说。
根据东北东部十二市州区域合作框架协议,13个城市将共同开展区域性政策研究,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扶植,共建“政策洼地”,提升区域战略地位,共同研究出台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措施,建立互惠的投资促进机制。
“也就是同吃、同睡,利益共享。”宋光介绍说。当前东北东部区域铁路的修建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他透露,目前还在继续联系其他城市,邀请更多的东部城市加入进来,共同发展,共同打造东部区域战略,将鸭绿江合作经济区上升至国家层面。
“众人拾柴火焰高,”李昀峰表示,“这13个城市都是鸭绿江流域,都有和朝鲜的贸易往来,同在一条战线上,为何不一起发力?”
李昀峰介绍,目前这个战略已经上升到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的议题中,是唯一跨省际合作的东北东部区域战略,已经在省级层面推动,并积极向国家层面推动。
鸭绿江经济区的另一个主力倡导城市——通化市市长田玉林表示,通过13个城市的区域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东北东部区域合作,东北亚及周边国家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空间和领域都能进一步拓展。
针对13个城市联手打造鸭绿江合作经济区一事,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司里目前还未考虑,也无具体方案。
但他透露,目前设立在丹东的东北东部区域合作秘书处已经成立,投资5000万、25层高的东北区域合作大厦已奠基,预计明年完工,届时12个市州都会派一名人员进驻大厦,共同协调区域合作问题。
“要打造鸭绿江合作经济区,首先要解决这13个城市的间距问题,交通是个硬功夫。”李昀峰说。
东北东部各城市间距较长,交通不便一直制约着各城市间的资源整合及同行业相融发展。目前东北正在全面建设一条总长1380公里、连接大连、丹东、通化、牡丹江等城市的东部铁路,将成为12个市(州)直达出海口的黄金通道。
- 东北13市欲打造鸭绿江合作经济区 发改委东北司称尚未考虑 2010-10-29
- 丹东洪水致4人死亡1人失踪 201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