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7-10-29
席斯 邓晖
订阅

日企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讯 记者席斯 实习记者邓晖 10月25日“促进日本企业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对于日本企业而言,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在中国参与可持续发展?”是参会官员、专家、中日企业管理人员探讨的主要议题。

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那就是企业的做法既符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大体上有三个方向,一是从经济上看,有利于当地技术创新;二是节能降耗减排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三是承担社会责任。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陈文玲司长也在会上作了发言,她说,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重大的战略选择。中国目前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已经由渐进式的变化发展到了一种质的转变。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建立循环型经济、集约型经济、环境友好型经济。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推动中国由规模型经济转向效益型经济。

学习日本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做法和已经取得的一些成就。在中日合作中,一个重要领域就是环境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日本治理环境污染、恢复生态的过程就是建立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增长方式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杨泽军局长在发言中提到,日本企业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中日经济合作的问题,参与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指出了中日今后合作的一个大方向。

从合作内容上讲,中日合作的互补性非常强,合作的动力和愿望强烈,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我们面临着一种中日合作方式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包罗万象,内容非常广,但是在现阶段比较核心的问题就是节能减排的问题。所以在现阶段应该把节能减排作为目前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课题。日本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领跑者制度,这个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与会日本企业代表,松下电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务顾问张仲文也提出了日本企业本土化,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即造就一批通用话的国际人才、在中国本土创造好的充分积累自我资金的环境、正确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重视中日之间的管理融合。

他说,在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首先应该把企业自身经营好,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充足的资金、实力、后劲进行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发、生产。在谈到中日之间管理融合的问题上,他说,站在全球化的角度,中日是最容易实现管理融合的。

陈文玲还谈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从高层来说,推进两国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方面的合作力度约来越大,工作越来越实,中国在国家的十一五规划中把节能降耗的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这也是本界政府抓的力度最大的一项工作。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