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哥本哈根不眠夜(1)

订阅
09:45
2009-12-19
张斌
编者按

   哥本哈根,不是结束,是开始。两个星期中,无休无止的争吵,相互指责……无不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集团之间巨大的利益沟壑,资金,技术,信息透明度……谁先让步?没有一个不是难题,但是,毕竟,毕竟他们坐下来谈了,毕竟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开始,各国已经有了实际行动。毕竟有那么多人,那么多组织在每一天都做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哪怕只是一点点。正如气候大会副主席Dr.Mohammed Sanusi Barkindo 所言:“一切都有可能发生”,我们依然期待着美好结局,虽然不是在今天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斌 “谁知道呢?” (Whoknows?)

“没有人知道。” (Nobodyknows)

这是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会议中心BellaCenter出现频率最高的几句话,大家相互在 “不确定”中坚定“希望”。

京都议定书,中国、美国。

这是本周听到最多的名词,每个人都试图冲破这个 “死结”。

直到当地时间12月18日中午,领导人会议召开的时候,人们不知道结果,仍然不知道最后各国将要签署的是一份怎样的草案。

只是仍然重复着 “再等等”、“谁知道呢?”

甚至有悲观者预测,结果可能被延迟到19日。

(           于海滨/配图          张斌/图配文           )

不过,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的一位人士对本报说: “这不太可能,结果应该就在18日。因为等领导人走了,就更没戏了,要在他们走之前把事情定下来。”

“最后的正式文本可能会让大家很失望,这只是一个政治声明,不会有太多。”

一位谈判代表说。

最后一刻

12月18日上午11点多,被人们盼望了一夜,比原定时间又推迟了一个多小时的领导人会议终于召开。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被安排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之后,第一个作为国家的领导人发言。

他重申了中国的立场,未有任何的改变。温家宝强调: “不管最后会议达成怎样的结果,中国都会坚持和超越自愿作出的减排承诺。”

美国总统奥巴马并未坐在主席台之下,而是从侧门匆匆入场,发表完演讲之后又从侧门匆匆离去。

他如人所料的并未给世界人民带来惊喜,发言中一再强调 “行动比讲话更重要” (ac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alk)。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