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胀还有多远?(2)
热钱之谜
敏感的热钱已闻风而动,基于对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预期,热钱开始重返中国。
业内人士认为,可以从一系列数据窥见热钱踪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外汇占款数据显示,一季度,央行从市场上购买的外汇量平均每月仅1000多亿美元,但自4月份开始,该数据直线上扬,5月份突涨至2869亿美元,较一季度的平均数多出1869亿美元。
业界推算热钱,一般是用外汇增加额减去当季度的外贸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今年二季度外汇增加1779亿美元,减去347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和212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得出1200亿美元,再减去可能存在的汇兑以及投资收益,二季度仍有千亿美元外汇流入是无法解释的。
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办公室高级经理赵庆明认为,中国资产价格上涨时热钱的流入对资产的上升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资产价格下跌的时候,热钱某种程度的退出也对资产价格的下跌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庄健认为,热钱此次重返,看中的正是国内资产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
但身为政府官员的管涛却对热钱的回流持有不同看法,他表示尽管当前中国国际收支逆转风险较低,但资本大量回流的迹象尚不明显。他的职位是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国际收支的副司长。
从外汇收支上来看,上半年中国又恢复了双顺差的格局,经常项目顺差1300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331亿美元。国内外汇市场持续保持了外汇供大于求的局面。
同时,外债总量与结构改善。2009年3月末外债余额3367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10.1%,其中短期外债占比51.5%,较上年末回落3.8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都“体现了我们比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但是管涛在讲话中表示,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热钱等资本大量回流。
而针对近期媒体广泛报道的“囤积在香港的约几千亿元的热钱目的是为了进入大陆”这一现象,赵庆明认为这个说法有点夸大其词。
他分析指出,香港的热钱流入,主要是香港本地与内陆的投资者,而非入港的国际游资持有者。实际上现在国际游资如果真正想进入大陆,主要是通过贸易、通过FDI,以及相关的外债进入,没必要通过香港。
1 | 2 |

- · 外管局收紧个人跨境结汇 防热钱流动 | 2009-11-26
- · 热钱隐忧再起 东南亚多国频出手干预 | 2009-11-25
- · 离岸中转站 热钱疯狂涌入香江 | 2009-11-25
- · 易宪容:别让通胀预期变成现实 | 2009-11-24
- · 刘尚希:中国经济“看起来很胖” | 200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