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专家:警惕企业盲目投资东盟市场
记者 张斐斐 实习记者 薛雨西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初的正式建成,东盟市场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热土,但专家提醒企业应认识到当地市场不规范以及政局不稳等潜在风险。
进入“零关税”时代后,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1月份就签下总投资达7亿元17个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一派红火景象。
尽管“零关税”给中国企业进入东盟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便利,部分专家和企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当前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对企业开拓东盟市场进行规范和引导,帮助他们规避潜在的风险。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秘书长许宁宁担心,如果中国企业一哄而上、恶性竞争,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中国的汽车及零部件在东盟国家的出口秩序就比较混乱,厂家、商家众多,价格、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假冒伪劣产品出现,这种恶性竞争的状态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在东盟国家的发展非常不利。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沈世顺认为,中国要加强对出口秩序的管理,防止盲目投资,防止一些企业急于利用自贸区优惠政策的短视心理,使中国企业进入东盟市场有序进行。
事实上,虽然东盟国家市场开放程度差异大,部分国家市场并不规范。
以汽车产业为例,印尼汽车及发动机的进口关税较高,中国企业难以进入;尽管菲律宾名义上开放市场,但由于没有规范的市场管理政策,发展也较为艰难。相关人士建议中国在东盟各国多设金融机构,为那些与中国企业或项目有合作的当地企业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同时,政局不稳可能给投资带来政治风险也不容忽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玉主说,一些东盟国家政权更迭之后对外经贸采取的态度很难预测,像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都存在违约、政治暴力、汇兑限制等政治风波。企业人士建议,组织力量开展东盟国家市场和外贸政策的研究,进一步了解东盟的政策法规、市场环境、发展商机、经济风险等信息,加大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宣传力度,提高他们对东盟市场的了解。

- · 警惕地方权力门阀化 | 2010-02-26
- · 吴敬琏:经济转型要警惕“开倒车” | 2010-02-24
- · 三位“三农”专家读解“一号文件” | 2010-02-11
- · 今年财政赤字1.05万亿 警惕地方融资混乱 | 2010-02-03
- · 地产股走势堪忧 行业专家遭遇尴尬 | 200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