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蝶杯 2009(第五届)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在清华经管学院圆满闭幕(2)
附:参赛案例详情及点评嘉宾
第一组:新日:如何“赶超”为行业领导者?
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代表队 VS 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代表队
1969年出生的张崇舜在1998年底进入了电动自行车这个“朝阳”产业。而立之年的张一开始就打算做品牌,而不是像个机会主义者一样。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新日连续不赢利。但是,在新日看来,这是战略性亏损。但是,专注于产品、渠道扁平化和周转率的新日最终后来居上,很快成为行业领导者。它的“赶超”故事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第二组:金蝶之四轮驱动的业务创新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管理学院VS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开创了无数个第一:中国管理软件行业第一家引入风险投资的企业,第一家挂牌香港交易所创业板的民营软件企业,第一个纯JAVA中间件软件——金蝶Apusic和金蝶BOS的缔造者,连续4年被权威研究机构IDC评为中国中小企业ERP市场占有率第一……在这一系列“第一”的背后,究竟暗藏一股怎样的力量?是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深圳这座城市的创新基因?还是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少春的湖南人骨子里的创业激情?或者是,两者兼备?
第三组:方太如何在企业管理中注入儒家思想?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代表队 VS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代表队
经过对现代西方管理的深入研究,曾经“文科很差”的茅忠群树立了这样的信念:“世界上任何一个强国的管理,都是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没有一个强国是完全采用美国的管理,日本不是欧洲不是,中国将来肯定也不是,肯定要根植自己的本土。”方太不仅让儒家思想、国学,仅仅停留在企业家的修身养性、战略和理念的层面。它在运营层面,在构建仁义为本的制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它可以学习吗?
第四组:H3C:“三权分立”产品研发体系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代表队 VS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代表队
在H3C看来,创新属于那些脚踏实地、脑子“一根筋”,用“笨笨”的办法做“笨笨”的事的人。一大群掌握各种开发技能的人,“青灯伴古佛”般地累积庞大的系统,将一个个原始需求转化成一个个具有商业价值的网络应用,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这就是H3C倡导的创新精神。在这里,H3C坚持80%的继承、20%的创新。
H3C不轻易从一个领域跨入另一领域,而只是从一个领域逐渐渗透到另一领域,这是H3C认同的创新理念。继承IP网络领域持续领先的地位,H3C逐渐渗透到网络安全、IP多媒体通信、IP存储、IP智能监控领域。H3C的创新不是鬼灵精怪、灵光一现的创新,更多的是对现实技术无法实现的客户需求创新性的满足。
第五组:华西希望的“厚道”文化建设
长江商学院代表队 VS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代表队
华西希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厚道”。在华西希望看来,“厚道”意味着做人不刻薄、待人要好、实实在在,不夸张,不骗人,表里如一,让人信赖,让人踏实,让人熨帖,让人感动,同时,“厚道”还是一种生活态度,具体可用16个字概括:诚实做人、精明做事、勤奋工作、追求美好。这质朴的文化建设过程能给予我们何种思考?华西希望要远行,其文化建设又如何变革?
决赛队伍
航天金穗网:网络时代的企业在线经营与战略转型
从销售额来看,河南航天金穗不是一个大公司;从利润和客户网络来看,它是一个聚焦细分市场的优秀的公司;从其总经理陆振华的愿景来看,它还是一个有理想的公司。生存显然不是该公司的主要问题,但在推崇“任正非忧患意识”的陆振华看来,生存和发展是同一个问题。但是,它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传统业务从地面到互联网,从互联网又到电子商务。是特殊的一体化,是多元化?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必须回到它本来聚焦的那部分细分市场去编织一个电子商务的梦想。

- ·金蝶杯2009(第五届)中国MBA中国企业案例大赛决赛精彩案例及点评-金蝶软件 | 2009-12-29
- ·金蝶杯2009(第五届)中国MBA中国企业案例大赛决赛精彩案例及点评-新日电动 | 2009-12-25
- ·金蝶杯2009(第五届)中国MBA中国企业案例大赛决赛精彩案例及点评-河南金穗 | 2009-12-25
- ·金蝶杯2009(第五届)中国MBA中国企业案例大赛决赛精彩案例及点评-方太厨具 | 200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