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9-02-06
作者:程明霞

风险无国界 政府有高下

程明霞

  中国总理:“8%”。世界银行:“7.5%”。IMF:“6.7%”。达沃斯:“6%以下。”

相比世界银行7.5%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以下简称IMF)6.7%的预测,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以下简称WEF)做出了目前为止对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的最悲观的预测:6%以下。

在WEF新近发布的《2009年全球风险》(GlobalRisks2009)报告中,中国经济的硬着陆,被列为2009年全球将面临的三十六项风险之一,并在其中的十大经济风险中高居前列。

报告同时认为,相比较种种市场风险,2009年最大的危险在于,某些政府在对抗眼前危机时慌乱的短期行为,会为未来更大的危机播下种子。因此,在全球共度危机的2009年,最大的挑战其实在于各国政府以及国际组织的治理能力。

三十六险

就在中国人迎来一个吉兆的牛历新年时,就在美国人迎来一位年轻而有活力的新总统时,欧洲人眼中看到的是一幅非常惨淡的新年图景:2009年的世界将面临来自经济、地缘政治、气候环境、社会与技术五大领域的共三十六项风险。而且这些不同领域的风险彼此纠缠、互为影响,让经济低迷的世界愈加动荡不安。

由WEF牵头,花旗银行集团(Citigroup)、MMC(Marsh&McLen-nanCompanies)、瑞士再保险(SwissRe)等全球知名金融机构合作组成的全球风险项目组 (GlobalRiskNet-work),已经连续四年发布同类报告。

作为WEF的下属机构,全球风险项目组执行总管坦波吉(SheanaTambourgi)女士曾在2008年9月底的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布了《2008年全球成长风险》报告。

“在2008年的报告中,我们准确地警告了由金融业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以及能源市场的波动和粮食短缺,”在今年1月底发布这份新年新风险报告时,坦波吉说,“今年,我们预言,许多政府为了支持他们的金融业而加大财政支出的做法,将使得他们本已虚弱的财政状况更加恶化。”

坦波吉明确举例说,这种状况将必然发生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澳大利亚。“以美国为例,目前它的财政赤字已相当于它经济总量的4.6%,”坦波吉认为这非常危险,“在考虑解决眼前的困境时,如果不根据导致困境的根本原因来开处方,就很有可能播下未来一场更大危机的种子。这个风险可能短时间还感觉不到,但迟早有一天会显现。”

在这份报告列举的三十六项风险中,经济领域占据了十项:资产价格暴跌、财政状况恶化、中国经济硬着陆、美元贬值、油价高涨、粮食价格波动、监管成本上升、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全球化进程倒退。

而在这十大经济风险中,中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一些国家的财政状况恶化与全球范围内的资产价格暴跌,被认为是最核心、最严峻的威胁全球经济前景的因素。

“过去一年中,我们和全球风险项目组的许多专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基于此,基于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的密切关系,我们认为中国今年的增长为6%,甚至很有可能更低,”坦波吉说,“中国经济的硬着陆,会给原本已经非常疲软的全球经济以巨大的打击。中国的硬着陆将与美元贬值、能源与粮食价格波动,以及公共卫生威胁密切关联。”

这是目前为止,知名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2009年表现的最悲观的预测。世界银行在去年11月预计中国今年的GDP增长在7.5%,而IMF在去年到今年连续三次修正并下调他们的经济预期后,估计2009年中国的GDP增长为6.7%。

对于温家宝总理在欧洲表示中国的增长今年仍有望高达8%的信心,IMF总裁卡恩2月2日回应说:“要实现8%是非常大的挑战,但并非不可能。中国在过去已经证明了,它时常能做到比人们预期的更好。所以,8%并不在中国的射程之外,但是,我们目前对中国最乐观的估计仍然是,它的增长不会超过7%。”

政府为上

“2008年的金融危机向我们证明了,当今世界是多么紧密相连,”WEF的创办人兼执行总裁施瓦布(KlausSchwab)在这份报告的卷首说,“而2009年,将成为世界从这场金融危机中学习教训的一年……这一年将考验全球领导人的能力和勇气,看他们能否协作采取行动以对抗危机。”

报告认为,去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严重暴露了当今世界的决策者、监管者们是多么的能力低下及缺乏合作。而决策者和监管者们面对眼前灾难时条件反射般的过度反应,很有可能为未来更大的风险埋下隐患。

“遭遇威胁时,人类会有生理和精神上的本能反应,恐惧、怀疑、对抗或者逃开,这些都是缺乏能力和理性的情绪化反应。”报告认为,“许多经验和研究都已经证明了,人们常常会为了保住眼前利益不受损失,而放弃长期的所得。”

因此,报告提醒政府、机构、投资者们,不要在手头紧张的困难时期,忽略一些对社会和人类长远有益的事。比如,为了促进经济复苏,一些政府可能放松对气候、能源环境的保护;一些监管者可能对金融机构过度管制,一些个人捐赠者可能削减其慈善支出等等。

这样的担心确实已经在发生。世界银行与IMF呼吁富国在困难时期不要忘记对非洲减贫事业的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发展中国家不要削减在其公共卫生领域的支出,“这都是经济危机对决策者治理能力的考验。”

报告认为,其实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意识到了政府间彼此合作、全球联手应对危机的必要性,但政府部门,也应该接纳私营部门与其他组织加入,从各自的领域发挥特长来共同应对危机,“这场全球危机要有效解决,必须让所有的相关者都加入,政府、国际机构、产业界、企业应该在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彼此理解、对话并协作行动。”

“基于政府的治理能力对这场全球危机起决定性作用,”报告建议,政府的决策者们应该向成功的私营部门取经,学习企业管理风险的经验,“无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全球范围内,信息的清晰透明、风险管理的综合考虑,都是决策时最必要的。”

据知这正是下届G20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IMF总裁卡恩上周透露,“4月2号在伦敦举行的G20峰会,会将如何改进全球的治理能力列入议程。”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