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贷市场难救英国经济陷入衰退
在英国一个网站的华人论坛上,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是买房难。
受经济下滑影响,英国房价一直在下跌,不少人跃跃欲试。照理说,在英国的新一代华人大部份是高学历专业人士,有稳定工作还愿意储蓄,银行按揭20%-25%的首期都还能拿得出来,可是常常听到的个人经历却是,跑了几家银行都吃了闭门羹。银行似乎总能找出点问题来把眼前这个主顾拒绝掉。
英国的经济正进入这样一个怪圈。目前英国的货币市场已经冻结,银行间几乎没有资金流动,直接后果是没有贷款发放。今年1月英国的住房按揭发放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2%。最大宗的个人消费:住房按揭和汽车贷款都在收缩,市场需求随之下降,结果是经济停滞,公司倒闭,失业上升。于是银行更是捂紧了钱袋,又开始下一轮恶性循环。
2月份的两条新闻可以说正反映了这种恶性循环,一是劳埃德银行(Lloyds)宣布2008年的亏损比预期多得多,高达100亿英镑,原因是在接手了哈里法克斯银行(HBOS)的商业资产后,发现其资产价格不如从前的估算。这造成该银行股价一天内下跌30%。另一则是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公司(BMW)拥有的英国迷你(Mini)车厂因市场需求下降,一天内解雇了850名员工。两则不相干的新闻,却有着内在的联系——银行不愿意贷款造成消费萎缩,市场的缩水让银行更加谨慎。如果像BMW这样的大公司都已经扛不住,中小企业日子就更加艰难,因为它们的日常运作就需要银行提供流动资金和信用保险。但目前的情况是,即使是经营良好的中小企业,也难以得到银行的直接贷款或者信用保险,结果是周转困难,面临倒闭威胁。今年1月英国的失业率已上升至6.3%,失业人数近2百万。
在公开场合,英国首相布朗依然坚持英国经济有“足够的准备”,甚至可以领导世界经济走向复苏。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MervynKing)与布朗口径一致。虽然本月他对英国经济做了任期内最悲观的预测―2009年GDP将缩水4%,但同时又坚持英国经济的复苏将从明年开始。根据官方的说法,英国经济将经历一个V形的快跌快起的过程,但人们担心的是本次经济危机变成像日本那样L形的长期衰退。
目前英国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尽快让货币市场解冻。英国政府自去年起,就已经推出了几个促进信贷的措施,但都还没有起到预想的作用。让银行以长期资产抵押向政府借贷获得流动资金的特别资金流动计划 (SpecialLiquidityScheme)已经实施快一年了,向银行发放了1850亿英镑,却没能重新启动信贷市场。谁也不知道金融风暴留下的黑洞到底有多深,银行拿到政府的钱,第一件事是补上自己手上不良资产的漏洞,同时还要加强资本储备,在经济危机的深化和持续的蔓延下,原来的良性资产有多保险也是疑问。
但是政府最终的目标是要把钱送到消费者或企业手上。从去年12月份开始实施的调低消费增值税(VAT)2.5个百分点的决定,并未带来多大的效果。为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布朗政府将开始直接为中小企业信贷提供担保,从1月份开始,将由政府提供最高达7500亿英镑的贷款担保计划,以帮助处境困难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但到目前为止,仅仅发放了几百万英镑的贷款。
英国政府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手中的武器已越来越少。前些日子还只是理论的扩大货币发行量,现在就快成为现实。据英格兰银行货币委员会公布的会议记录显示,委员会已经在2月初的会议上一致通过实行这一措施。政府直接用现金买入银行手中的债券和商业资产,强制扩大市场上的货币流通。
扩大货币发行量,后果是明显的:通货膨胀、英镑下跌、外资抽离、政府债券信用值下降等等。所以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举动,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英国经济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不得不吃下这剂猛药。英国商会(BCC)已出面表示支持这一举措,鼓励政府“大胆采取行动”。
布朗去年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推出政府注资挽救银行业的计划,受到各方的称赞,2008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克鲁格曼 (PualKrugman)甚至把他称为全球金融业的 “救星”。但是布朗救了银行,却无法启动经济。说到底,如果美国经济无法从衰退中走出来,英国和欧洲都不可能独自脱身。但是当一个个坏消息传来时,选民们是没有耐心等待的。目前工党在民意调查上落后保守党20个百分点左右,而布朗最晚必须在明年春天宣布举行大选。如果到时候英国经济还没有起色,选民极有可能把这笔账记在布朗头上,那么工党就要为经济危机付出最终的政治代价。

- ·一周精彩内容 | 2009-02-20
- ·经济观察报 第407期 | 2009-02-20
- ·民进中央:加强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建议 | 2009-02-20
- ·31个省区市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 2009-02-20
- ·东莞要做金融强市 | 200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