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基金:按期降低股票仓位
“生命周期基金是向特定目标人群发行,随着时间推移股票资产比例逐步下降,最终转变成债券型基金的创新品种。” 汇丰晋信生命周期2026拟任基金经理蔡立辉近日在被采访中表示。
生命周期与市场周期
“我们发行生命周期基金有一个假设前提,即投资者年轻时对风险偏好比较高,随着年龄增长,风险偏好逐渐降低。在契约上,股票资产和固定收益资产的比例,每隔5年我们会做一个改变,调整股票资产的比重。可能开始像股票型基金,股票仓位上限为90%,逐步转向平衡型的30%-80%,最后完全转变成债券型基金。”蔡立辉说。
事实上,生命周期基金在国外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经验。特点为具有明显的资产配置调整规律,中长期的投资风格,适合有教育、购房、养老等需求的投资者。
民族证券基金分析师申团营博士认为:“生命周期基金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投资基金。对于投资者的生命周期和经济市场周期,绝大多数的基金选择紧跟经济市场周期,而通过自身的操作风格匹配相应的客户群体,保守、稳健或者积极。生命周期基金则是随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而变化,按约定的规律每5年一次降低股票资产比例。这样就会有一个问题,当基金按期降低股票资产比例,而股市却在向好时,基金经理是否会调整合约。”
蔡立辉表示:“我们基本上会按契约严格履行。这也决定了我们的投资风格偏长期和保守。我们认为投资与交易不同,投资是分享一家公司经营的收入、利润等,而交易则是看一些趋势和追踪热点。包括在决策方面,我们也很慎重,超过3%仓位的配置,就要研发部和我们一起开会决定。”
国内最早发起生命周期基金的大成2020基金经理占冠良表示:“当生命周期基金的定期调整与市场周期矛盾时,我们会按照基金合约来执行。因为投资者选择2020,本身也是认同它合约上规定的投资方式。如果不是严格执行,也就失去了特点。”
投资收益方面,上述人士表示不方便预测。不过国外市场上的生命周期基金的年均收益为8%-10%,而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良好,相信应该不会低于国外。
机械调整与灵活配置
有经验的投资者不难看出生命周期基金的缺点,即股票资产的变动比较机械,在提前多年预设的时间点上,按纪律执行股票资产比例变动。然而“择时”被大家一致认为是收益的重要条件之一。
占冠良表示:“按照契约做机械调整不可避免,不过基金在周期上将经历 股票型、偏股型、平衡型,最后是债券型基金,这也是在灵活迎合投资者在风险与收益上的变化。另外,在选股思路上与其他基金也有区别。比如股票仓位上限为95%的第一个5年,我们选股要求选择优秀质地的公司,长期持有,对短期的热点则参与不多。因此短期优势不明显,而时间如果拉长,风险呈梯形降低。”
蔡立辉也表示:“生命周期基金的换手率不高,而对于一个长周期的投资,短期内的波动微不足道。希望净值运行平稳,给投资者带来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生命周期基金的特征决定了其机械、僵化的调整变化,但其本质是根据投资者风险收益变化的配置基金。而且一个周期内,股票资产仓位稳定,基金经理可以灵活选择板块和个股。
银河证券高级分析师王群航认为:“生命周期基金只适合有定期投资计划的特殊群体,比如10年后有子女教育计划的投资者。而由于先后经历股票型、配置型、债券型等不同基金类型,对基金经理的综合管理能力要求较高。”
- 上海银行拟入股华安基金20%股权 | 2008-05-26
- 净卖出111亿者0347当为华夏基金 | 2008-05-26
- 人保财险盈利前景生变 | 2008-05-26
- 132.42亿股解禁交通银行重新估值 | 2008-05-26
- 巨化股份:受损于产品价格上涨 | 200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