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经观电子刊物 > 投资者报

专家激辩CPI真相

  
作者:梁盛
发布日期:2008-09-01
投资者报(记者梁盛)“我今天在市场问销售商,大米从8月份以来以每天一分钱的速度涨价,鸡蛋也涨价了,一个月之内涨了一块多。食品的价格没有下降,还是在涨。”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8月25日告诉《投资者报》记者。8月11日,国家统计局的网站公布,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3%,连续三个月回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这是1996年来的最高涨幅。

感受6.3%

“报纸上不是说CPI回落了吗?我也没觉得超市里的东西便宜了,家里的开支也越来越大,钱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在京客隆管庄店购物的郭小姐向《投资者报》记者抱怨。跟郭小姐有同样感受的人很多。7月份的CPI刚刚公布,很多人纷纷表示自己的通胀感受要远远高于CPI的涨幅,提出了CPI失真的质疑。

8月25日,经济评论人士叶檀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说:“CPI和GDP的增长一直都是有争论的,争论的焦点是现在放在CPI篮子里的各类商品的比重是否真正反映了消费的结构和权重。”

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使用居民消费,也就是可支配收入中,各项消费所占比重来确定权重。这种方法是比较科学和客观的,但要说一点误差没有也是不可能的。”许多业内人士均认为:CPI的商品构成和权重设置不太合理,没有及时跟上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调整。

叶檀表示,“CPI权重定下来以后,一直在进行微调,而没有大调,这是跟不上经济形式发展的。当时定下这个权重时中国居民在吃和穿方面花费较多,住和行方面花的比较少。而现在拉动中国消费的引擎已经不是食品了。1998年以后拉动经济发展的两大块是房地产和轿车,也就是住和行这两个领域。那时中国的消费结构就应该进行调整了。”

但王建认为食品所占的权重还是不够大。他说:“现在食品在CPI中的权重大概占到34%。34%这个比重是前几年确定的。这些年非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很慢,前7个月大概只涨了2%,而食品类价格涨了17%。也就是说现在居民开支中的食品比重增加到50%了,如果按照这个来计算CPI,数字会比6.3%大得多。”

除了食品外,住房类的权重争议颇多。根据规定:中国不将商品房(资产)价格纳入CPI统计范畴,而是通过建房和装修材料价格变化、房租的变化、房贷利率和物业费的变化,以及水电、燃料的价格变化来反映居住类价格的变化情况。

“对于城市的某些消费群体来说,食品消费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而是把更大比例的支出放到房产和教育这一块。不管是在房地产这一块的支出是增是降,都用装修、建筑等费用作为房地产的指标,但这是按照国外的标准,是否适合中国CPI的实际也很难说。”叶檀表示。

此外,中国现在的居民收入很不平均。各阶层的人有不同消费支出结构,而我国现在的CPI只是一个总量,并没有对各个不同阶层的人进行分类统计。假如我们把居民收入分成五等份。那么最高等份的人,食品支出大概是20%,而最低等份的人,食品开支已经在50%以上了。所以食品的权重不一样,食品的涨价对各等份人的物价总水平的影响也不一样。所以一个富人的CPI可能是5%,而穷人的CPI会达到15%。”王建说。

对此,叶檀也持同样的观点。她说:“现在国家统计局对农村消费和城市消费是有区分的,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分得再细一些。”

除此之外,翘尾因素的影响也让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感觉更加失真。“CPI从5月份以来就一直在下降,估计8月还会降。这是因为去年的5至8月份的CPI是个高峰。而今年的物价水平延续过来就正好碰到一个翘尾。和去年的高峰相比,今年的增长率就显得低了。”王建对《投资者报》记者解释道。

PPI传导

今年5月以来,CPI连续回落了3个月,而PPI却连续上涨了3个月,二者之间的剪刀差也越拉越大。PPI的高值会在一段时间之内向CPI传导,并且这个传导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但随着CPI的逐月回落和PPI的逐月高企,业内人士对PPI最终是否会传导到CPI产生了疑问。

“8月份的CPI可能会回落一些,但9月和10月后还会涨上来。影响CPI走势的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食品价格的推动,二是PPI会不会传导。食品的核心是粮食,粮食的价格现在并没有下降。而现在的PPI已经高出CPI很多了,肯定是要往下传导的,一般来说传导的时间大概是4至5个月。这两个因素是推动今后CPI走高的关键因素。”王建表示。

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却不同意这种看法,她说:“PPI是CPI的上游产品,存在着向下游传导的压力。但现在有可能传不下去。因为,下游产品中有很多都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很难提高,互相间打价格战。这部分成本要靠企业自己吸收,企业或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管理成本等措施来吸收,或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的方式来吸收。所以PPI虽然有传导的压力,但是现在由于体制的问题,至少是不会完全传导的。”

“通常来说,大概6个月的时间PPI会传导到CPI里面,但很多时候是很难传导的。因为我们的传导机制是不畅的。而PPI与CPI之间的差距,主要是靠企业来消化的,特别是上游企业,下游企业也会消化一点。比如下游企业,政府不让涨价,或者只让涨一点,把煤炭和电力的价格控制住。也等于是这些企业承担了部分负担,消化了一点。”叶檀说。

相关文章
more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