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9-01
王玉 胡蓉萍
订阅

信用机构信任危机蔓延 国泰君安直斥“评级无意”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玉 胡蓉萍 8月13日,国泰君安发布了一份题为“国泰君安公司债评级系统”的研究报告,直言信用机构评级对实际交易缺乏指导意义,并把评级公司评级的主体信用所占分值比重从91%降为26%。

该报告称,机构在考虑是否投资债券时,要在信用评级公司主体评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包括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再融资能力、期限、流动性等在内的各项因素。

一场针对信用评级公司的信任危机在中国资本市场蔓延。对于投资者,国泰君安的直言道出了其中的不满,更击中了国内各评级机构的痛处。

信任危机

最近,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正在牵头发行一批大连市中小企业集合债,首发规模在10亿到11亿元,期限为3到5年。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透露,争取在11月份初发行公告,已经有15家企业进入序列。

不过,正在为发债奔走的主要牵头人中小企业协会投融资服务中心主任刘永利却遇到了棘手的问题——评级:“一是评级有很多人为的因素;二是评级在增加企业成本的同时对债券投资人并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投资人有自己的体系;三是银行贷款的评级标准和资本市场的评级标准不同,导致中小企业的评级差别很大,企业发了一次债,导致其评级从AAA掉到了BBB,会影响其和当地银行今后的合作。”

“最突出的问题是评级问题。我所接触的投资者并不看重信用评级,而是自己有一套标准来决定要不要买这个债。”刘永利向记者表示。

横店集团或许就是一个例子,去年11月其5亿元10年期公司债顺利发行,当时,大公信用评级公司给予AAA级的主体信用评级。不过,与此大相径庭的是,如今北京一基金固定收益部将横店集团公司债调为了“不可投资级”,建议投资者不要在二级市场买入。

“公司债市场的评级以信用机构评级为主,但其评级对实际交易缺乏指导意义。”国泰君安债券分析师姜超表示。

但随着近期交易所公司债的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公司债市场也在不断升温。未来还有多家公司约2000亿元规模的公司债将要陆续发行上市,因此对目前市场上的公司债品种进行信用评级很有必要。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投资机构介入于此。国泰君安的公司债评级系统由此产生。

一位基金公司债券基金经理称:“对评级公司的评级产生不同看法的状况经常出现,现在债券发行多了,这种冲突也更突出了。”

他透露,其实银行、保险和券商等很多机构投资者内部对于债券的评级都有一套自身的体系,对于评级公司的评级会部分参考,但更看重的是本机构对公司财务数据做出的判断。

记者从各个机构了解到机构对于债券的信用分析管理是非常重视的,例如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内部债券评级分为四级,该公司对于每一级的标准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定,最低一级为“不可以交易”。

上海某机构从事信用研究人士认为,“评级机构的评级更看重的是财务分析,他们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评估,而机构则会有多种考虑,企业知名度、市场状况、行业周期等都很重要。”

他同时表示:“目前我国评级公司实力还不是特别突出,评级市场还比较年轻,并没有经历太长的实践检验,而国外的知名评级公司发展已经百年,在违约率等方面都有历史数据可以类比。”

“目前在我国其并没有完全发挥揭示风险与定价的作用,市场也有不认可的声音。”一位评级行业资深人士坦陈。

评级公司思变

不过,评级公司自身也意识到如今债券市场比较火热,对于他们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

与此同时,各个评级机构无论是在评级方法、规模还是研究能力、人才引进等方面,均展开了激烈竞争。

“要想长期发展,这样是必须的,在一个成熟的市场还是技术说了算。”一位评级公司老总称,“我们必须要让别人认可,要树立权威性。”

目前,我国主要评级公司的评级工具还是基本一致的,大都从国外引进,“评级工具我们基本没有差别,并且日趋统一,基本用的就是国外那一套,但在评级方法上我们还在做一些探索。”一位评级公司负责研究部门的人士称,“财务数据的分析是最基础的,我们也会做行业和区域的研究,具体方法我们仍在改进。”该人士认为揭示风险的很多技术可以通用的,但对于风险的认识各国是有区别的,这点上仍要继续摸索。

作为第一家国有控股的评级机构,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光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国有评级机构迅速成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自身的努力,要清晰产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内部治理制度,形成权力、决策、执行、监督之间既相互制衡,又相互促进的良好治理关系;还要要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确定合理的经营目标,实现跨越式成长。

一直以来,评级公司并没有受到市场很大的重视,评级被认为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并不重要,不起决定性作用。

“这是由于在当时,所有债券都是银行担保的,再加上发债的企业信誉度本来就很高,评级的作用在这种状况下并不会很好体现,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这肯定会变化。”中诚信内部人士称。

如今很多公司的发债意愿仍然很强,包括中小企业,“其实越是大型、越是优良的企业,评级公司的作用可能会越不明显,因为评级毫无疑问谁评都一样,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评级公司的作用就会越来越明显。”上述从事信用研究的人士称。

2006年,上海远东将福禧投资信用评级从第二级降至倒数第二级也产生了我国第一个垃圾债券。“其实评级机构的作用就在于揭示风险,成熟的市场肯定会有风险,现在有些风险还是隐藏着的,评级公司应该加强。”一位机构投资者称。

评级公司的评级其实是对债券的定价,“从AA+到AA-,对企业的融资成本影响就会很大,可能会到100bp。”一位业内人士称,“而这样,其独立性就会很关键,可以说是其生命,而这也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评级公司超过60家,评级公司主要有两块业务,一块是债券评级业务,还有一块就是借款企业评级业务。就评级业务而言,最大的三家中诚信、大公以及联合,已经占到95%以上。

上述从事信用研究的人士认为:“按照国际上的经验,我国的评级公司应该会出现逐步淘汰的趋势。”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