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7月贷款低增真相:流动性依然充裕(1)

订阅
2009-08-15
胡蓉萍 赵红梅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蓉萍 赵红梅 7月骤降的新增信贷,或许没有想象得那么悲观。

3559亿的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高达5396亿,而此前一直被舆论诟病的票据,其存量则减少了1982亿。

中金公司研究部总经理哈继铭认为,贷款结构正在走向合理。高华证券发布研究报告分析,实体经济对贷款的需求在上升。

尽管贷款增速回落,但流动性依然充裕。

票据融资的进退

8月11日央行公布的7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新增贷款仅有3559亿元,低于此前月均万亿以上的增长。

不少股份制银行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本报获得未经审计的同业数据,民生、华夏、中信和光大的7月人民币贷款分别减少30亿、86亿、34亿和71亿;交通银行减少了92亿元,是五大行中唯一呈现负增长的一家。

工行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40亿元,中长期贷款比上月增长734亿元。该行相关业务部门人士透露:“行里根据控制规模的需要,利用压缩票据控制总量,实现理性增长。”

工行今年1月新增贷款2521亿元人民币,其中新增票据融资占当月新增贷款规模的53.6%,票据融资期限以6个月居多。可想而知,7月的工行有千亿左右票据到期腾出规模。

工行以压缩票据腾出贷款规模的策略或许是整个银行业控制和扩大贷款规模的主流策略。

央行调查统计司7月2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到,票据融资置换为中长期贷款的空间较大。

今年1至6月份,当月新增票据融资分别为6239亿元、4870亿元、3691亿元、1257亿元、862亿元、146亿元,票据融资的占比从1月份的40%逐月下降到6月份的1%。上半年四大行新增票据分别为农行3000多亿元,中行近2000亿,工行1500亿左右,建行不到1000亿。

回过头来看,彼时被媒体诟病为“信贷虚火”的票据融资此时却开始显现其作用,商业银行在已经被票据撑大的贷款规模下,开始游刃有余、进退自如。

一位资深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两手准备,进则可以把票据卖掉腾出规模发贷款,退则大不了挤掉票据压缩规模,不会有太大损失,反正票据的收益率很低。”

事实上,监管层也确实对于过高信贷越来越担忧,政策的微调也已悄然开始。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