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银行业漫卷“不合作运动”:基本不接地方融资新单(1)

订阅
2009-10-31
程志云 张向东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程志云 张向东 因经济刺激计划而火爆一时的地方融资平台项目开始遭遇银行业集体抵制。

十一前后,出于对地方政府信用的担心以及防范财政风险的考虑,监管层再次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提示。于是最近几周里,无论是银行信贷部门还是信托公司都开始向这些地方上担保的基建项目融资关闭了大门。

扎紧钱袋

“这次可能是动真格的了。我们总行已经下了通知要求不能再操作此类市政基建信托产品。以前还只是强调风险,二级城市以下不能操作等等,但这一次是封口了。信贷口上这种类型的城投公司项目贷款也基本上都停了。据说是银监会进行窗口指导提示风险了。”一位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人士告诉本报。

一位中国银行人士也表示,现在国内二三线城市都有自己的市政融资平台,本金很少,但资金需求很强烈。这种贷款业务中行本来就做得少,现在监管层提示风险后,我们操作得就更加谨慎了。

农业银行福建一位支行负责人则明确声称,在7月份银监会提示城投公司风险之后,该行整个下半年都已经不再操作此类项目。

和商业银行同时接到风险提示的还有信托公司。

北京一家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部负责人透露,就在这几天,监管层也向信托公司传达了相关意思,要求信托公司高度关注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

“监管层也没有完全不让发,只是提示风险。但据说银监会这次很重视,所以各大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都不再操作项目了。目前,我们上半年已经报批下来的项目还会继续操作,但上半年没有报批的项目,下面的信托经理就不会再接单了。”该人士说。

事实上,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和银行共进退是必须的。因为,银行不肯给这些地方融资平台放款,那么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会有极大的风险。

一位北国投项目经理解释道,大多数地方项目主要的资金来源还是商业银行,信托贷款的作用要么是做资本金,要么是做过桥融资,最终目的还是要撬动银行资金。如果银行信贷不能及时跟进,那么信托贷款的风险就根本说不清了。

“地方政府的信用很难说清楚。虽然很多信托贷款的合同上都写着地方政府财政担保或者人大通过决议,但它真的没钱,信托公司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到最后,很可能只有拿自己的钱兑付给投资者。信托公司本金很微薄,一旦有这么一单,可能几年都缓不过来。”他说。

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的不完全统计,29家信托公司发行的银信合作的基础设施信托59个,仅占所有银信合作项目的11.90%。

“在银监会提示风险后,这一比例将会继续大幅降低。”中东西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员孙立表示。

监管层出手

实际上,这并不是银监会第一次提示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

早在年初,银监会就对地方城投公司的信贷进行过风险提示。但其时信贷闸门初开,商业银行之间激战正酣,对于“铁公基”大项目、政府信用趋之若鹜。

6月中旬,由财政部、发改委、央行、银监会等部门组成的国务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调研组就已分赴各地调研,并将撰写的相关调研报告呈交决策层。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