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汇头寸告急幕后推手:银行抢攻国际业务(2)
不过,银行方面解释称,“加息”之举仅仅意在提高市场竞争力,且上述三个币种小额存款的总量在全行范围内来看占比较小,提高小额存款利率并不意味着银行外汇流动性出现问题。
与此同时,外币利率仍有进一步上调的空间。以美元一年期存款为例,其中四大行调整后的利率在1%左右,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的利率为1.25%,而渣打银行则高达1.3%。
“走出去”推着银行跑
外汇流动性趋紧,除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外,各家银行正在开展的帮助企业“走出去”业务,当属幕后推手。
尽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但危中有机,企业“走出去”的需求并未大幅减少。比如目前不少海外援助项目都要从中国进口产品。
与此同时,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欧美国家银行纷纷从非洲等地区撤出资金,致使融资价格昂贵。这也成为了中国企业的机遇。
随着企业“走出去”目标一步一步地实现,个别银行甚至在内部提出,未来几年内要在国际业务的某些单项领域上要赶超中行。
事实上,扩大国际业务份额一直是各家银行的主要战略,但今年的实施方式大不相同。
国家开发银行由于其仍然带有一些政策性色彩。
其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底外汇贷款余额827亿美元,今年1-9月新增182亿美元,居于同业前列,不良贷款率为零。
据国开行人士称,今年国开行业务重点之一就是开展国际合作业务,大部分“走出去”外汇贷款,都是资源类项目。
与国开行不同的是,其他银行的外汇贷款增长主要来自于传统的境内机构外汇贷款业务。
中国银行今年在人民币和外币贷款的投放强度上均超越了同业。根据中国银行半年报,该行今年上半年内地外币贷款平均余额484.83亿美元,外币公司贷款余额增加178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37%。
与此同时,在华外资银行也正努力从中分得一杯羹。
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与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有关国际金融与贸易的专项培训合作的备忘录。
双方约定,在今后的三年中,法兴银行将提供国企走出去,融资租赁与消费融资,以及国际债券市场等三大板块内容的培训。
不难想象,未来三年的培训也许将为法兴银行创造不少业务机会。
海外扩张助力国际业务
在帮助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一些银行自身也正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到海外收购兼并,以期业务触角能够伸得更远。工商银行便是典型。
泰国盘谷银行、加拿大东亚银行、南非标准银行……通过收购兼并,工商银行已经进入东南亚、北美、非洲、印尼、澳门、俄罗斯等多个地区的主流金融业务。
随着全球网络的拓展,工商银行国际业务也随之渗透。
近日,工行为第一大股东的南非标准银行和工银澳门、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中信银行在澳门签署协议。根据该协议,中国银团将向标准银行联合提供5年期10亿美元贷款。
标准银行中国区首席代表樊兵表示,标准银行倾向于用这些资金争取引进更多来自中国的出口商和投资商,同时拿到更好的项目与中国的银行进行合作。
“虽然目前工行的总市值已达全球金融业第一,但无论从资产结构还是收入结构而言,我行仍是以国内业务为主的本土化银行,国际化经营程度还不高,境外利润和资产占比较低。”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曾作如此表示。他认为,境外利润和资产占工行的份额应该上升到10%。
1 | 2 |

- · 汇金研判银行“输血”计划 | 2009-12-06
- · 银行业“围城”现象:工行走出去中行走进来 | 2009-12-05
- · 银监会明确大型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为11% | 2009-12-04
- · 央行:明年6月前建立个人网银互联平台 | 2009-12-04
- · 英四家银行迪拜债务高达50亿美元 | 200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