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8月18日,这位前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带领一度坏账累累、内部矛盾错综复杂的股份制银行光大银行成功登陆A股市场。
上市首日,光大银行报收3.66元,这一价格较3.1元的发行价上涨了18%,与此前中金公司给出的估值相符,超出市场预期。
在经历了中国股市最快的一次IPO之后,唐双宁形容自己的心情并非像朋友们想象的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是自比“谢安纹秤”。“我个人的心情可以用6个字来描述:高兴、冷静、坚定,因为路漫漫其修远兮。”他说。
随着光大银行的上市,唐双宁操刀的 “整个光大集团的整体重组改制”的大课题也获得了一个新的支点。与光大银行上市同步,光大集团已经与汇金进行沟通,未来光大银行股权将重新回归光大集团,汇金转而持股光大集团。
“这就意味着汇金已经给唐双宁和他执掌下的光大集团下一步改制上市投下了信任票。”业内人士称。
光大“死局”
2007年6月24日,星期日下午,唐双宁出现在位于北京西城区华远北街2号通港大厦的光大银行西单支行。
此前四天,这位前银监会副主席刚刚受命国务院,出任光大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负责整个光大集团的改革重组工作。
后来,媒体在随后的报道中用“微服私访”一词来形容这位光大集团的新掌门人履新之后的第一件工作。
“我调查了百十米之外的一家中信银行网点,发现我们行的营业面积是他们的两倍,但他们的客户数竟然是我们的两倍。”唐双宁回忆当时的情景。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光大银行以及光大集团所面临的问题远不止于此。
光大集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有着光辉而显赫的历史。1983年5月在香港创办,当时注册名为“紫光实业有限公司”,1984年7月更名为 “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王光英任集团首任董事长。
根据国务院国发[1983]89号文批复,光大集团章程明确:光大集团是直属国务院的部级公司。
光大集团和光大银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财务上面临着重重危机。
1999年,光大银行从国家开发银行手中接受了原中国投资银行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这一笔接近300亿元的不良规模和高达69.4%的不良贷款率的资产,成为光大银行多年都未能消化的最大的苦果。
光大集团与光大银行的关联贷款则成为另一个财务炸弹。
截至2006年末,光大银行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值为7300万元,总股本82亿股,每股净资产不过0.0089元。到2006年底,光大银行历史亏损总额约为80亿元。
除了财务上背着巨大包袱,唐双宁空降光大后发现光大集团规模庞大,但内部各自为政,混乱不堪。光大集团涉及的行业包括金融、地产、投资、会展、环保、石油、采伐、娱乐、饭店和物业管理等。股权结构错综复杂。
对此,唐双宁曾戏称自己为“联合国”秘书长。
和财务、股权乱象对应的是光大集团内部的人心浮动。唐双宁到任之初,曾经一天收到了七十多封匿名信,有些匿名信直接从他办公室的门缝塞进去。
其时,光大集团的内外交困和错综复杂被刚刚接手这个烫手山芋的唐双宁形容为一部难解的“天书”。
唐式破局
2007年11月15日,唐双宁南下广东。彼时,恰是光大银行重组最复杂、最微妙也最关键的时刻。
11月28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这次重组方案能否通过,决定了光大银行能否顺利注资重组乃至未来上市。
唐双宁之所以选择去广东,乃因为广东与上海、北京是光大银行的三大重镇,无论资产规模还是业务量都居全行前列,且有多位股东在广东。
在这次南下拜访之旅的十天前,唐双宁刚刚与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完成谈判,商议了新的方案,汇金的1元每股购买光大银行200亿股新发行股份,老股东暂不缩股,平息了老股东最大的愤懑。实际上,汇金退了一步。
不过,老股东们依然并不满意。对于这些老股东而言,入股光大银行不仅多年未得分红,此时还会面临股份被摊薄的危险。
实际上,就在汇金注资、光大银行重组的消息落地之后,光大银行场外法人股交易价格已经攀升到了7元,这些如此高成本入股的小股东能同意汇金以1块钱的价格入股吗?
另一方面,对于光大集团而言,汇金入股也有弊端。此次注资后,光大集团在光大银行的股权比例从45.55%被摊薄到13.25%,汇金成为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超过70.88%。光大集团就此丧失了对光大银行的控制权。
1 | 2 |
- 国网入主后生变 许继集团改推“一次性”整体上市 2010-08-20
- 北汽南下圈地 与ST宝龙无关 2010-08-20
- 美风投两千万美元入股 深圳酒店维也纳冲刺上市 2010-08-19
- 【报摘】黄光裕发表公开信谋舆论高地 2010-08-19
- 合润传媒再获6000万融资 上市进入倒计时 201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