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金融危机超过预期 必须停止资本外逃(3)
这种严酷的形势对中国会产生何种影响呢?从很多方面来看,中国的情况要比其它许多国家要好得多。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一体化主要的受益方。相对于其它国家来说,中国外汇储备充足,银行体系并未收到严重损失,中国政府相较别国政府参与了更多的政策选择。但是,中国却无可避免会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出口大幅缩减,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库存增加,股票市场比其国家下跌更加严重,而且房地产泡沫也开始破裂。中国需要刺激内需,但这还是远远不够,中国还需要在推动全球经济方面扮演更加主动的角色。否则,出口方面不可能有所好转。
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金融组织也有了新的职责:保护处于国际金融体系边缘的国家免受位于该体系中心的美国所产生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因为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如果没有中国的协助,他们就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职责。幸运的是,美国的新总统非常清楚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我们非常希望中国的领导人也同样能看清这种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超级泡沫源于美国的消费超过其生产能力。2006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高达美国GDP的7%。而这一高额赤字是通过中国和其它亚洲出口导向型国家和其它石油生产国越来越大的美元贸易顺差所支撑的。这种共生的关系现在已经结束,美国的消费已经不能再继续作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新的动力。这意味着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要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财政赤字政策刺激内需。中国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正在受到金融资本外逃冲击的其它国际金融系统边缘国家无法做到。我们必须努力停止这种资本外逃,而且需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来为这些边缘国家的财政赤字筹集资金。如果没有顺差国家和大量国家主权基金投入的支持,这就不可能实现。即使这样也许还远远不够,信用系统的崩塌和财富减少的如此严重,可用资金已经非常不足。或许有必要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特别提款权等形式提供更多的资金。无论如何,刺激消费者需求也许最终仍并不是正确的方式,因为它包括了为支持信贷消费而产生的信贷扩张,而信用应该主要用于支持投资。
我相信会有其它的解决途径。世界正在对抗全球变暖这一严重紧迫的难题,为使环境问题得到控制,需要在节约能源和寻找替代能源方面进行巨大的投资。这应该可以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动力。为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我们需要针对巨大的碳排放制定一个国际准则,要求为燃烧煤炭产生的碳排放定价和支付费用。当然这样的国际准则制定没有中国的参与是无法实现的。
- · 下半年通胀预期更浓 疯狂还会延续多久? | 2009-08-12
- · 李慧勇:工业增加值低于预期 | 2009-08-11
- · 微调再解释见证一个矛盾的央行 | 2009-08-09
- · 263.5万中一号 光大证券中签率低于预期 | 2009-08-07
- · 统计局:金融危机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放缓 | 2009-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