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9-03-25
张斌 赵宇新
订阅

投洽会谋求破冰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斌 赵宇新 3月13日,两会刚刚结束,中国商务部和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组委会(下简称投洽会组委会)即联合在京举行了第十三届投洽会推介会。在这个全球商家捂紧“钱袋”的时刻,今年9月8日将在厦门举行的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促进活动——投洽会将会如何?在新形势下的招商引资和国际投资发展的格局和方向又是什么?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组委会会务部副部长黄河明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

经济观察报:目前的情况来看,投洽会是否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坦率地说,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被我们碰上了,对第十三届投洽会的筹备工作确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各国政府机构、各公司的出差经费都压缩了,要不要来参会都需要谨慎评估。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个机会。我们认为,如何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不利形势下促进国际投资合作,这给以投资促进为主题的投洽会提出了新的课题。客观地说,经济不好的时代仍有很多商机,有很多项目,很多国家、很多企业发展更需要资金、更需要信息。而投洽会搭建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全球性的平台——它可以在最快的时间、最大程度的了解世界各地的投资环境、投资项目和投资信息,接触到全球各类的项目人员和投资人员。这样来看,危机对我们投洽会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去抓住全球资本重组和我国发展新的战略机遇期,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我相信,通过组委会的宣传和努力,通过具体的措施和推出有效的对接办法,肯定可以弥补金融危机对投洽会的影响。

有一些数据可供支持,就是目前境外招展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0%以上,而目前统计的将会到会的参展商人数,比去年还要乐观。

经济观察报:您刚才提到推出有效的措施,那么今年投洽会的新看点是什么?

今年投洽会加大了策划力度,积极拓展资源、突出国际特色、落实国家战略,讲究“创新办会”和“实效办会”。“创新”一直是投洽会发展的灵魂,这也是投洽会生命力所在。

在新形势下,我们通过谨慎研究,非常重视两个方面:FDI(国际直接投资)和资本项下的合作,特别是具备时代特征的并购和产权交易。因为当前总体经济状况不好,一些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体将国际投资作为一个国民经济调整的重要机会,另外一些新的基金公司和投资公司在寻找投资机会,而市场上的资金难寻,投资信心不足,这就是目前国际投资的新格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们还引入了地产投资这个新项目,举办首届中国国际地产投资交易展,地产投资项目涉及范围很广,有:土地一级开发、土地项目出让、重点片区开发、旧城改造项目等。我们今年拟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地产投资交易会,要突出的重点是地产投资与交易,关键是交易。我们拟推出的主要的项目是土地出让项目。推动地产项目提供方与投资人之间的交易。

经济观察报:为“走出去”,投洽会做了什么?

投洽会历来以“引进来”和“走出去”为两大主题。投洽会的“走出去”光是为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做工作,同时也为全球的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和平台。在去年举办的第十二届投洽会上,有来自美国、法国、巴西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促进机构举办了投资环境说明会,投洽会作为全球性的国家之间双向、多边的投资互动一体化的平台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地区政府投资促进部门的重视。

从历史来看,投洽会的发展历经三个过程,即单纯的外商投资“引进来”,到加入“走出去”因素,后来成为国际双向促进平台。现在不仅有“走出去,引进来”,而且还有“第三国(方)对第三国(方)的,比如日本到越南投资,也可以经过投洽会这个平台,投洽会的发展方向是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全球投资促进博览会。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