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纳斯达克中国首代徐光勋突然离职(2)

订阅
2009-06-08
袁朝晖

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纳斯达克当时任命“联席中国首席代表”只是一个过渡性策略,徐光勋的接任只是时间问题。 

徐的职责被定义为负责纳斯达克在中国的业务发展,他一方面服务那些拟赴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另一方面协助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帮助他们发展与分析师和投资者的关系。 

徐另外的职能是还紧密配合纳斯达克与中国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合作,以便进一步拓展纳斯达克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业务发展机会。 

对于重返纳斯达克,徐光勋当时对记者表示,自己非常热爱这份工作,“在离开的3年中,我一直在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赴纳斯达克上市。重返纳斯达克,是期望能对中国企业有更多帮助。” 

2007年12月3日,纳斯达克正式宣布成立北京代表处,由徐光勋出任首席代表,北京代表处作为纳斯达克在中国的总部进行运营。北京代表处的成立被视为纳斯达克对中国市场高度重视并将加速争夺中国上市公司资源的一个重要标志。 

没想到,一年半以后,徐光勋就仓促离职。 

对徐的表现,纳斯达克官方表示:纳斯达克OMX对徐光勋先生在过去两年做出的贡献深表表示感谢。在此期间,共有43家中国公司奔赴纳斯达克OMX上市。截至目前,共有78家来自中国大陆的公司在纳斯达克OMX上市。 

“从业务上说,这个成绩证明,徐没有问题!”一位接近徐的人士强调。 

5年三将 

5年间更换了三任负责人,这就是纳斯达克中国区的故事。 

2004年5月,作为纳斯达克中国业务拓荒者黄华国的离去一度引发了人们对纳斯达克中国业务的担忧。 

在黄华国突然离职后,中国业务还是出现了短暂的波折。与此同时,纳斯达克在中国市场还面临着纽约、香港、伦敦、新加坡等多家交易所的“分流”效应。 

不可否认,黄华国抓住从2000年开始的有利时机,大力推介纳斯达克的低上市成本、高透明度和活跃交易,迅速营造出一个皆大欢喜的纳斯达克梦境。他开创性地推进纳斯达克在华品牌塑造、政府公关及客户拓展等战略性布局,并促进实质性的业务开展。 

黄华国本人,亦籍此跃升为纳斯达克全球版图中举足轻重的一方诸侯。 

而问题由此而生,黄的当时离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黄不太听话,离公司太远了。”一位当时和黄接近的人士直言。 

同时,就在黄去职之前,网络泡沫的破裂让纳斯达克陷入困境,继2003年10月纳斯达克撤出日本市场后不到一年,又传出纳斯达克欧洲市场关闭的消息,纳斯达克正式放弃了实施3年多的全球扩张计划,暂别全球化战略舞台。 

一时间,市场纷纷猜测纳斯达克是否撤离中国市场? 

“究竟是我主动离开纳斯达克还是纳斯达克出于业务考虑更换中国首代?纳斯达克是否会关闭中国办事处等这些问题,是有争议的,我也不想评论。”当年告别纳斯达克的黄华国对这一敏感问题始终三缄其口。 

对于是否是由于黄个人的因素导致的离去,知情人士还认为,作为一个交易市场,纳斯达克其实是很简单的,“市场和雇员之间很难说有什么理念上的冲突。而且中国业务的首席代表其实更多的时候扮演的是一个咨询的角色。为有兴趣到纳斯达克去的中国企业提供相关的服务,让他们可以不必劳费精神到纽约去。” 

这个注脚也暗示了黄的继任者的命运。 

“黄离去后,纳斯达克非常焦急,这其实也是纳斯达克对中国市场重视的一个体现。”知情人士坦言。 

随后,纳斯达克一直在不断寻找和面试黄华国的接任者,“他们不仅被要求有中美两国资本市场的工作经验,还必须具备更全面的素质。要能够非常了解中国,可以说中文,可以和中国的投资人和潜在的有去纳斯达克上市愿望的企业可以进行沟通。” 

最初有上百位人士进入纳斯达克的视野。 

劳伦斯·潘高调出场了,然而也是两年任期届满后黯然离去。 

2005年3月1日,劳伦斯·潘被任命为纳斯达克中国首席代表及亚太地区总监,同时也成为纳斯达克在国内的官方发言人。 

劳伦斯·潘拥有超过15年的证券和期货行业的从业经验,在两年任职期间,在他的推动下,约20家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 

劳伦斯·潘还尽可能促进纳斯达克和中国政府之间的频繁互访与合作。劳伦斯·潘的得意之作是:作为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成果,中方同意让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在中国设立办事处。这也算是劳伦斯·潘完成了当初承诺的必须完成的几项工作之一。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