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超限”被勒令整改 中信证券错得离谱(2)
其中,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被认为是正在洽谈的一方,但尚没确定。有消息称,该公司将以约70亿元价格收购中信建投45%的股权。
中信建投人士则表示,中信证券现有的方案基本确定将其持有的中信建投部分股权转让给中信集团。
如此设计的微妙在于,在被迫转让的境地下,如今已是优质资产的中信建投不会“肥水流入外人田”,而且未来作为一致行动人亦可以继续掌控中信建投全局。
但该方案设计的弊端在于,同为双方大股东的中信集团,这种持股架构是否符合监管政策尚值得证监会下定论。另外,由于涉及关联交易,价格如果太低将有可能无法获得股东大会通过。
据记者了解,一开始就有上述方案,包括基金在内的中信证券的机构股东对于转让给中信集团的方案不满意,因为转让价格过低直接影响中信证券的财务指标。
华夏基金的股权,中信证券则倾向于向外资出售25%,以尽可能多地保留华夏基金的股权份额。如果中信证券向内资转让,其至少需寻找两个买家,并将至多能留下49%的华夏基金股权。
据悉,华夏基金部分管理层倾向于将股权向内资转让,以分散中信证券的话语权。另外,作为国内最为优秀的基金管理公司,监管层会否将如此优质的行业资产拱手外资亦是一大疑问。
这就是一个多方博弈的过程,对于管理层向来强势的华夏基金来说,其管理层内部的声音亦不能忽视。当年中信基金与华夏基金合并时,由于华夏基金管理层的强势,最终中信基金高管均未能进入华夏基金管理团队而回归中信证券。
挫伤中信证券
有基金业内人士评价,此番“逾期超限门”是“中信证券叫板,华夏基金遭殃”。
但现实的情况是,如果股权问题延续太长,这将是一个并无赢家的牌局,而中信证券将是“受伤”最重的。
出售股权对中信证券的影响是长远而巨大的。虽然短期内出售股权,能获得巨额现金和提升每股收益,但一旦出售中信建投45%的股权,中信证券将损失至少一半的营业部资源,市场份额削减约41%。
2009年中信建投净利润约为26亿元,该部分股权出售将对中信证券每股收益影响约为-0.34元。
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表示,保守估计,2009年转让华夏基金带来的投资收益将达到30亿元左右,业绩有望达到1.86元,较早前预期高35%-40%,但2010年以后,对业绩的负面影响为4%-5%。
最近数月,正是由于股权“逾期超限”持有,中信证券虽然连续获得各研究机构增持评级,但股价一直没有起色,对于业绩稳定、盈利良好的中信证券来说,这只曾经到达过百元以上的股票,股价一直在30元左右徘徊,实在不是好的评价。去年年底,中信证券的一位高层人士就对这个问题颇为忧心:“都说中信证券做得好,可是股价不涨啊。”
当然,现在股权的悬而未决,对于中信证券还不仅仅是股价上的影响。如果证监会对中信证券很多创新业务暂停审批,这家行业内的重要公司将会失去很多先机。
| 1 | 2 |
- · 招商、海通、中信、光大或成融资融券首批试点 | 2010-01-28
- · 中信证券购买卓越时代广场二期 | 2009-09-10
- · 中信证券连续5日下跌 机构仍然看多 | 2009-08-10
- · 豪掷36亿购楼 | 2009-08-04
- · 光大证券首发起步 券商IPO重见光明 | 2009-08-03









聚友网
开心网
人人网
新浪微博网
豆瓣网
转发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