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张斌/文 7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718,较前一交易日走高23个基点,平了当月12日创下的汇改以来新高纪录。
与此同时,水果市场泰国香蕉的价格正在以老百姓无法察觉的比例下调,过段时间可能会有所显现。
在产业链的源头,进口商对这一切变化看得清清楚楚,因为进口成本缩减得非常明显,他们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润空间。 汇率的杠杆也对出口起着明显的作用,不过这种作用是反方向进行的。
李先生是水果进口大户,王先生是水果出口大亨。人民币升值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的境遇,一个是飞来的幸福,另一个则是飞来的烦恼。
幸福的李先生
来东方果品有限公司取货的人络绎不绝,泰国山竹、榴莲、香蕉和龙眼,被分流到成都各大水果市场和超市。公司老板李先生被汇率杠杆撬到了高点,他的心情这些天不是一般的好。
11年前,李先生就开始做水果进口生意,泰国香蕉、龙眼和新西兰甜橙等新鲜品种都是由他引进。由于气候原因,泰国能培育出多汁味美的水果,因此,泰国成了他的主要进口地。随着销售渠道日渐成熟,李先生逐渐把市场网点扩大。稳定而广泛的市场销售为他带来了更多机会。
3年前,泰方和他签订了合作协议,由泰方在产地投资开发水果基地,李先生则负责中国市场的销售;而之前,李先生在泰国已经拥有2万多亩水果基地。李先生每月要从泰国发将近10条柜(每柜为1000件的容积)水果到广州贸易港口,并利用广州江南水果批发市场的辐射力,把产品分流到全国40多个销售网点。
6月份开始的汇率变动让李先生心中暗喜,因为2007年到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走高的一年,他曾经节约了105万。
其公司三个月和客户结算一次,“在以美元结算的国际贸易中,人民币每升高一个点,价值10万元的货就可以少支付对方1万元,我每个月要发10条柜的货到广州可以节约成本15万元。”李先生算着一笔账。
做水果进口的,能保持10%左右的利润就不错了。因为市场的机遇和风险是进口商和批发商一起享受和分担的。把节约下来的成本分摊到批发商中去,以柜为单位,1万元分到每件水果中,批发商每件可以少给几元;购买数量越多的经销商,越节约成本,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市场价格。反过来,低价刺激了市场销售,这是个良性循环的市场行情。
“反正单品利润基本定死了,量跑得多了,利润空间就越大。照这样下去,保守估计,和去年相比,今年的销量至少上涨了10%。”李先生乐观地预测。
| 1 | 2 |
- 汇改五年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2% 2010-07-22
- 资产价格“汇改元素” 2010-07-21
- 美国汇率报告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2010-07-09
- 叶檀:汇改之下金融地产昙花一现 2010-07-06
- 央行稳定报告出炉 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2010-07-01

聚友网
开心网
人人网
新浪微博网
豆瓣网
白社会
若邻网
转发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