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在于,今年以来的IPO,网下认购平均超过70倍,网上认购平均超过169倍。A股市场难见香港、美国股市存在发行失败的风险。一位香港投行人士表示,这就是为什么诟病现在A股券商保荐人存在收费过高指责的关键所在,无风险却有巨额收益。
深交所网站2009年11月提供的上市费用的问题解答中,就指出承销保荐费的收费标准在1000万-2000万元之间。但今年以来,A股IPO的承销保荐费用平均每家企业为6094万元。
本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的IPO承销保荐费,创业板为33.43亿元,中小板69.22亿元,主板28.96亿元,累计约131.63亿元,平均费率在3.96%。
高价发行引超募顽疾
高价发行(高发行市盈率)——发行方超募——承销保荐费用增加,这是一条简单的互为促进的循环链条。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发行方与承销保荐人进行了利益捆绑,而超募部分提取更多佣金的方式更推升了承销保荐人推进超募的动力。
2009年7月,中国建筑以51.29的高市盈率主板发行,发行价为4.18元。501.6亿元的募集资金超募96.5亿元,创造了9.4亿元的发行费用,而农业银行A股685亿元的募资费用也仅在9.71亿元。中金公司则借此获得了6.72亿元的承销保荐费。而审计费用1.72亿元,路演推介费用4145万元,这些数据均在IPO企业中排列前茅。
不过,在上市首日开盘价为6.7元、最高价为7.96元后,中国建筑股价就一路下跌,如今已跌破发行价至3.54元。
推高发行价,发行方超募,券商获得高额承销费,而真正受损失的绝大部分就是中小投资者。
但深圳一位投行人士则表示:“发行方、投行虽然出于自身利益希望多募集一些资金,但也要有高发行价支撑。但连我们自己都震惊和觉得离谱的是,为什么机构会有那么高的报价,甚至超越了投行自身估值报告的极限价格。”
事实上,最近的两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并未如证监会所言那么有成效,甚至还进一步抬高了新股市盈率与市场整体市盈率的溢价。
记者通过万德资讯与深交所的公开数据统计显示,以中小板为例,2005年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1倍,平均首日涨幅为37.72%,平均首日市盈率为28倍;2006年新股改革IPO重启后,发行市盈率升至24倍,首日平均涨幅则抬升到96%,首日平均市盈率亦升至48倍。
随着一波牛市,2007年中小板平均发行市盈率达到28倍,首日平均涨幅达到209%,首日平均市盈率达到87倍。
2009年6月新股改革再次出炉,目标即在于缩小一、二级市场差价。
但IPO整体的募资架构和体系均在低价发行中设立,此前的股权分置也令发行方只关心募资而不太关心股价,如今全流通市场,法人股溢价产生比形成了流动性,超募现象由此产生。
- 股权集中转让 上海券商意在提速上市 2010-08-24
- 新规约束IPO发行灰色利益链 2010-08-23
- 通用前两季度实现盈利 IPO申请已提交待批 2010-08-20
- 中技所搭建IPOS 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亮相 2010-08-18
- 光大银行首日大涨18.06% 银行股低迷 2010-08-18


聚友网
开心网
人人网
新浪微博网
豆瓣网
白社会
若邻网
转发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