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投行出海 中信证券联姻贝尔斯登背后(2)
1 | 2 |
不过,此次海外并购并非中信证券自己主导,而是其母公司中信集团。
据悉,中信集团考虑双方同为投资银行,业务合作关联度强,因此最终将该交易的主角换成了中信证券。
其实,早在2006年4月,贝尔斯登就曾与中国建设银行就股权交易问题进行过接触,值得注意的是,贝尔斯登与建设银行接触之时,时任建行行长的正是现任中信集团副董事长的常振明。
因此,此番交易真正的操刀者是常振明。
在国内券商经历了4年的综合治理之后,作为行业龙头的中信证券今年中期获得超过42亿元的净利润,市值已经高达3511亿元(约468亿美元),在华尔街的投行中仅次于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美林。同时,中信证券今年以来证券承销总值已达108亿美元,位居亚洲第五。
花旗集团分析师渖明高指出, 这反映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有意拓展海外业务的趋势。
双赢交易
其实早在10月4日,贝尔斯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James Cayne就表示,考虑向来自中国或中东的一家投资者出售股权,前提是该交易能创造价值。
他对分析师表示:“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寻求注资,但如果一个潜在合作伙伴或某人能够给我们带来地缘战略价值,且能满足参股贝尔斯登的条件,我们当然会考虑。”
现在,贝尔斯登与中信证券都认为,这种价值被认为已经找到。
正是中信证券所带来的中国因素以及预期中的中国市场,华尔街投资者均将此视为贝尔斯登的一大利好消息。
作为华尔街四大投行之一,贝尔斯登公司已有84年的历史,不过,贝尔斯登现在的处境却并不太乐观。由于遭遇了次级债风波,其旗下两只基金因发生16亿美的巨额亏损而宣布倒闭,使其获利萎缩为近10多年来最严重的境地。
但贝尔斯登高层表示,该危机完全可以自己解决,并不需要寻求“注资”,旗下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关闭破产之后不会带来太大的损失。
James Cayne说,与中信证券这样一家中国证券业的领头羊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结盟,它将使贝尔斯登在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获得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
受交易消息影响,贝尔斯登股票周一午盘小幅上扬,后收于117.85美元,涨幅1.24%。
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表示, 中信证券可借此合作获得国际的管理经验与市场机会。
贝尔斯登与中信证券组建的合资投行业务,将使中信证券在吸引希望介入全球市场的内地企业业务方面,明显领先于竞争对手。
事实上,除了大型投资银行, 贝尔斯登仍是全球市场中最好的专项性投资银行。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的相互持股计划凸显了中国进军全球金融市场的勃勃雄心,这一方面是伴随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必然结果,一方面也表明中国试图在各个领域与世界级竞争对手相抗衡。
也正因为如此,有消息称美国将就这一10亿美元的相互持股交易展开调查。
据悉,隶属美国财政部辖下的外国投资委员会将查看贝尔斯登所提交的文件,以便审查此交易是否会危及美国国家安全。
1 | 2 |

- · 中信证券连续5日下跌 机构仍然看多 | 2009-08-10
- · 变身交易撮合者 | 2009-08-04
- · 龚方雄变身交易撮合者 | 2009-08-04
- · 豪掷36亿购楼 | 2009-08-04
- · 光大证券首发起步 券商IPO重见光明 | 200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