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11-03
欧阳晓红 张卫华
订阅

渐进式资本开放得与失(2)

 1  |  2 

孙立坚认为,1998年后渐进式资本项目改革其操作成本越来越高,“很多热钱瞅准了你的改革路径,它可以做无风险套利。”

正如自去年美次贷危机暴发,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利差扩大,短期内,不少逐利资金竞相流入发展中国家进行套利活动。

进行资本管制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资本短时间内大进大出会引起危机,甚至会冲垮相关国家的金融体系,进而影响实体经济。

大规模资本流入不利于币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储备积累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引起总需求过度扩张和资产价格飙升,造成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历史上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大都与国际资本的大进大出有关。如1982-1983有拉美金融危机、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以及最近的越南金融动荡,都能看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子。

“资本流入导致金融机构过度借贷和信贷扩张,加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而一旦资本流动发生逆转,大量资本流出将引发资产泡沫破裂和货币危机。”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谭小芬认为。

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人士认为,短期内,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宏观调控效果显现,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本外币存在正利差的情况下,资本大规模集中流出的可能性不大。

这位人士认为,资本流出一般由居民从国内发动,处在一国主权范围内,对其管制较为有效;而资本流入往往由非居民从境外发起,导致对资本流入的管理效果相对有限。

方向不能变

实际上,10年前的那场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止资本开放的步伐。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实行 “双Q”(QFII和QDII)等过渡性措施,加上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专家指出,我们已经走上了资本开放之路。

目前,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现状大致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资本项下的43个交易项目,中国完全可兑换或者基本可兑换的已经有12项(经登记或核准),占28%;目前有限制兑换的16项,占37%,禁止的15项,占35%。即中国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的交易项目已经超过了1/2等等。

强大的金融体系可为资本开放打下坚实的基础。孙立坚认为,美国即使发生了金融风暴,其金融市场也没有瘫痪,否则,资本都会逃离美国,美元亦不会上涨。“显然,资本仍然大举流向美国。”

现在,外汇管理决策部门需要考虑的有两大命题是:如何减少成本,有效延续渐进式改革;金融危机背景下,怎样在资本项目开放与促进实体经济之间找到某种均衡?

外管局有关人士认为,资本项目可兑换作为一项制度安排,涉及法律、制度、国际惯例、国家信誉等,一旦实施就不能轻易改变。需了解资本流动的形势和周期特点,不能因为一些临时性或次要因素的变化,就贸然改变制度。

三星中国经济宏观组首席分析师马兹晖认为,从其他国家来看,资本开放没有真正走回头路的,“开放之后,即使遇到很大冲击,也几乎没有完全停下来的,大部分是短期内会停下来,过几年形势稳定后在继续。”

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危机背景下,资本开放要审慎。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严格控制短期资本流入”,到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再到最近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负责同志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强对资本流出入的监管。审慎态度可见一斑。

一位外管局综合司人士建议,在加强和改进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管理的同时,应稳定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拓宽资本有序流出渠道,包括:放宽政策限制,鼓励企业“走出去”直接投资,允许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机构等以自有资金或集合客户资金开展对外金融投资,引进国际开发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我国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大势所趋,而跨境资本流动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将日益加深,对其可能造成的冲击不能掉以轻心。”上述人士认为。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