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9-03-16
黄利明 张勇
订阅

新股发行改革:通往IPO重启与创业板之路(1)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黄利明 张勇 半个月前,投资者还在高度关注IPO重启与创业板推出的时间表,如今,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却成为这两项工作的风向标。

询价与定价环节将成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切入点,以解决询价与开盘价相背离的问题。新股发行定价进一步市场化;强化市场的约束机制;在风险明晰下兼顾各方利益尤其是小投资人的利益,改变不合理的“圈钱”行为。

这依然是循序渐进式的改革。

值得关注的是,证监会也在对“窗口指导”进行重新考虑,以弱化行政约束。证监会深化发行监管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就是要逐步强化市场的约束机制,进一步减少乃至消除行政力量对选择证券发行人的干预,最终实现证券发行审核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

新股发行大改革

3月份以来,证监会前所未有地安排了6场记者会、2场网络访谈直播,12位证券界“两会”代表委员陆续亮相。针对IPO重启、创业板推出,特别是新股发行的改革等问题,证监会官员给予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解答。

“A股市场的IPO启动势在必行,但何时启动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和完善密切相关。”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指出。

综合这8场记者会透露的信息,A股IPO重启与创业板均是证监会近期考虑启动的工作,但新股发行将是这两项工作启动的前提,即使创业板先期推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内容也会在创业板上试点。

据悉,此前对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证监会发行监管部曾收集了各方面的议论和建议,综合分析并据以寻找最迫切需要改进或改革的问题,以推动改革进程。

3月9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兼发行监管部主任朱从玖表示,发行制度改革目前有三方面的思路:一是股票定价要进一步市场化;二是要强化买方对卖方的约束力;三是在风险明晰下,兼顾各方利益,尤其是小投资人的利益。

“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长期以来,由新股询价所形成的发行价与交易所上市交易之前集合竞价形成的交易基础价相背离太大的问题。”范福春强调。

事实上,此前发行制度已建立了市场化机制,如询价制、保荐制,但这随着市场发展又显不足,并引发较大争议。

如询价难以体现价格发现功能,定价市场化程度不高,大小限售股解禁压力的累积问题,机构双渠道申购的问题,申购资金大幅波动对货币市场的影响问题、各类客户利益如何均衡的问题等等。

申银万国的分析师林瑾指出,此次改革的切入点将可能是询价及定价环节。改革询价环节意在增加对询价机构、保荐人及发行人的约束机制,以期定价更加合理。

“两会”期间,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亦表示,IPO存量发行也在研究中,但目前在法律上还有一定障碍。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