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领先指标预示大宗商品触底(1)
1 | 2 |
去年底以来,包括美国公债收益率曲线形态、经合组织(OECD)领先指标和波罗的海运价指数(BDI)三大领先指标触底并开始反弹,这意味着大宗商品未来上行可能性加大。
机构认为,大宗商品中期底部形成或可以确定,不确定的是未来上涨速度和高度。“现在货币过多,未来大宗商品肯定是会大涨。”金鹏期货副总经理喻猛国称,大宗商品基本见底了,但什么时候涨与经济有很大的关系。
完成筑底?
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放缓导致了大宗商品暴跌,需求下降是根本原因。
瑞银(UBS)报告称,去年第四季度的需求环境对全球资源供应商而言,可以说是灾难性的,这种环境在今年上半年仍将持续。不过,瑞银也认为,各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未来18个月内能在某种程度上消除通缩势头。
对大宗商品中三个最值得关注的领先指标进行分析后,瑞银认为,一些指标已经显现大宗商品在筑底。这三个领先指标分别是美国公债收益率曲线形态、OECD领先指标和BDI。
BDI是衡量国际海运情况的权威指数,反映了海上运送各主要原材料所需价格的高低,被看作全球经济活跃程度的晴雨表。
去年5月,该指数冲高至11793点,此后暴跌至年底的663点。今年初以来,该指数大幅攀升至1800点以上(见图)。瑞银航运分析师预计近期内BDI将出现温和反弹。
瑞银称,尽管现在仍为时尚早,但有一些指标说明全球采矿业可能正在筑底,比如资源类股票表现与上一季度持平,而其中包括黄金在内的贵金属指标“看似在筑底”。
由于资源股的走势常常较大宗商品领先两三个月,这可能说明大宗商品市场将在下个季度寻获底部。
而农产品表现也不错,年初时出现了明显的拐点。瑞银认为,由于拉尼娜效应可能会继续扰乱气候环境,农产品今年有望获得进一步支撑。
中信建投证券农产品分析师孙通通认为,粮食价格稳步上升,糖类基本已经出现了反转,未来涨势已经基本确定了。
瑞银分析表明,上述实货商品市场价值正开始显现。
油价从去年最高每桶147美元跌至年底32美元,如今反弹至50美元附近。中期期货高级分析师李哲认为,油价从最高点跌下来后形成了底部震荡的区间,50美元是关键点。
机构认为,全球能源需求不断上升和供给增长有限仍是包括原油在内大多数商品较长期趋势的主要特征。
拐点的因素
大宗商品上行的根本动力在于供求面改变。各国财政刺激计划能否为大宗商品带来新的需求?
莫尼塔投行业研究主管张志洲认为,财政刺激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会弥补实体下滑的不足,但是很难完全弥补。
因此政府提供的支撑仍然较弱,在总共数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中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最终将投向建筑项目。比如基础设施项目在奥巴马提出的8250亿美元的美国复苏和再投资计划中仅占900亿美元。因此,财政和货币刺激的影响对大宗商品来说是个“小利多”。
瑞银认为,决定大宗商品市场出现拐点潜能的首要因素中利空条件均会存在。比如,“大利空”是银行业和信贷危机,包括资金的可用性、恐慌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而汇率走势将是“利多”,政府大笔砸钱会导致债务累积,这可能会加剧币值压力,尤其是美元的压力,进而为大宗商品提供支撑。
供给限制是大宗商品的 “长期利多”,比如能源和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将是一个长期影响因素。
分析师称,大宗商品的逆转甚至进入另一个牛市根本上将依赖于全球经济的复苏。不过,目前经济前景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去年底以来,美欧日经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
前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强劲需求是上一次大宗商品牛市的主要推动因素,而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放缓也是引发大宗商品暴跌的重要力量。
最近,世界银行将09年中国GDP增长预测下调至6.5%,较去年11月底的预测调低了1%,原因是出口下降。不过,世行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强劲。
中国4万亿元财政刺激计划很大部分将投向基本建设领域,相关的需求增加。中国仍然是基础金属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比如铜消费量的一半来自中国。
李哲认为,中国因素在整个大宗商品市场中的作用增强了,除了受危机直接影响相对较小外,中国外汇储备、存款率等都强于其他国家。
1 | 2 |

- · 休养生息式的经济 | 2009-08-11
- · 煤炭板块涨幅位列前三 | 2009-08-05
- · 重组题材,挖掘09年黄金股 | 2009-08-04
- · 央行净回笼资金520亿 货币市场利率趋稳 | 2009-08-02
- · 116份半年报显示:业绩环比再现高增长 | 200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