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凤岐:创业板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记者 张向东 创业板启动在即。4月21日,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表示,中国的创业板市场能不能搞好,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曹凤岐说,不能把中国的创业板市场搞成第二个中小企业板市场。他建议要逐渐放宽创业板上市的条件。“主板和中小企业板是向后看的市场,创业板市场它是向前看的市场。”他说,在对企业发行与上市的要求上,更应看重企业的发展潜力,而非当前的盈利状况和资金实力。
此外,还要放松对发行人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资金占公司注册资金比例的要求,从而使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到达注册资本的要求。
曹凤岐还提出,进一步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保荐制度,加强保荐人的责任。即使是保荐期已过,保荐人仍要负责,以此规范保荐人行为,保证上市公司质量。
在证监会发布的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中特别强调, 创业板市场应当建立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投资者准入制度,向投资者充分提示投资风险。对此,曹凤岐表示,作为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对机构投资者和有经验的个人投资者设立准入门槛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初期市场不成熟的阶段,这也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 · 创业板急需扩大规模 | 2009-08-04
- · 创业板受理企业今揭晓 部分候选企业曝光 | 2009-07-31
- · 创业板开户数仅18.8万 券商提醒“宜早不宜晚” | 2009-07-28
- · 建信基金:创业板IPO对市场有利 | 2009-07-28
- · 创业板申报首日 38家券商推荐108家企业 | 2009-07-26